“健康管理”咋没保健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7:04 大众网-齐鲁晚报

  省城76岁的范永义和老伴花3万元成为一家健康管理机构的会员。这家机构称会定期用先进仪器为会员做身体检查,使会员能尽早预防、治疗疾病。但2008年初,老两口却先后被病魔击倒,而此前这家机构并未查出他们的疾病。

  ■30日之内老两口接连查出重病

  范永义老人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家庭会在惊恐与绝望中开始2008年的生活——今年1月6日凌晨,68岁的老伴杨淑娥因病被送往医院抢救,接着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随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紧接着噩运又降临到他头上,2月4日他被医院诊断为结肠癌,在切除40多厘米的肠子后,住院一个多月,直到3月24日才出院回家。

  此前,他和老伴一直坚信他们不会得什么大病。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练就了某种“神功”,而是因为两人为自己的健康“入了保险”。2007年5月,他们花3万元成为一家机构的会员,这家名为“天瑞健康管理”的机构宣称,将为会员做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各种病变,让会员能从容预防、尽早治疗疾病。

  虽然老两口定期做了检查,但直到住院前一天,他们都不知道会得如此严重的疾病,因为半年前他们还被检查为身体完全健康,即使在2007年11月底的检查中,他们也只是身体稍有异样,而结肠癌和胆囊结石显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的。

  两位老人及家属认为“天瑞健康管理”没有查出他们的疾病,还延误了他们的治疗,要求对方给予赔偿。双方在赔偿数额上产生了分歧,此事一直没有解决。

  那么,“天瑞健康管理”是什么样的机构?有没有责任和义务尽早查出老两口的疾病?一切都得从6年前说起。

  ■为了健康购买大量保健品

  范永义和杨淑娥都是烟台人,2004年前一直住在烟台。2002年的一天,一位来自天年生物有限公司的推销员上门向他们推销公司的保健药品及器械。听了推销员的介绍,两人颇为动心,不但买下了部分药品,还在此后常常参加这家公司开办的讲座。此后6年,两人一直坚持购买、使用该公司的产品,对这些产品的功效深信不疑。

  这些产品中,有售价2700元,号称含“天年素”、可改善微循环的床垫和枕头;有4860多元一台的多功能制水机,据称这种制水机可改善人体内环境,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每盒765元的蜂胶,两人一次买6盒;一箱“清蛋白多钛粉”也要花掉他们2376元。6年下来,光买这些产品两人就花了2.4万多元。

  提起老人对这些产品的信任和痴迷,范永义的女儿记忆犹新。女儿住在省城泉星小区,两位老人是2005年左右搬到济南和她一起居住的。她回忆说,在这之前,父母每次来济南都会背着制水机和床垫枕头,生怕耽误了对身体的保养。老人大包小包地背过来提回去,让女儿看着心疼不已,她就在济南又购买了一台制水机安在家里,不过那时制水机的售价已经达到了7960元。

  ■担心生病成了“健康管理”会员

  2007年5月,范永义和杨淑娥花700元参加了天年公司组织的一次为期5天的旅游。不过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欣赏风景,而是与70多位老人一起,被公司带到长清区一处疗养院。每天上午,公司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会为老人们举办有关健康知识及公司产品的讲座,下午老人再自由座谈。

  也就是在这几天,天年生物有限公司向他们推荐一家叫“天瑞健康管理”的信息咨询公司。只要每人出1.5万元,就可以成为“天瑞健康管理”的会员,在3年之内,公司会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定期为会员做身体检查,再由北京的专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给出身体保养、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尤其是公司的一种叫“TTM系统”的高科技仪器,可以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疾病预测的有效手段,对检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效。

  “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该为自己活一次了”、“小区交给物业管理,现金交给银行管理、您的健康交给我们管理”……公司工作人员的这些口号让老人们看到了健康长寿的希望。当“旅游”结束时,约80位老人中,有包括范永义夫妇在内的70多人报名参加了“天瑞健康管理”。

  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母亲那次回家后,像捡了大元宝一样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向她介绍“天瑞健康管理”的好处,并要向她借2万元钱。“我们有1万元,你再借点儿我们就能加入了,以后我俩就不用你们多操心了。”虽然她对此半信半疑,但出于孝心,还是同意了母亲的要求。

  2007年5月15日,范永义夫妇与济南天瑞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天瑞健康管理协议书》,在交纳了3万元现金后,成为第三期会员。在他俩的动员下,小区的不少邻居也加入进来,有的甚至一人交纳3万元,让公司“管理”6年健康。

  ■索要赔偿公司返还了3万元

  2007年5月19日,两人做了第一次身体检测。范永义的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身体基本健康,肠胃“未见异常”,而杨淑娥的胆囊也“未见异常”。

  当年11月23日,两人做了第二次检测。这次,范永义被查出“胃、十二指肠球部炎性反应,胃动力差;肝囊性样变、肝损伤样变较重;胆囊区结晶样变,结肠炎性反应。”杨淑娥也被查出“胆囊区结晶样变”。但两人其他不少身体相关指标都比以前有明显改善。

  看到这样的结果,范永义和老伴都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大碍,天瑞健康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并未建议他们尽早到医院治疗。没过几天,两人的肚子都开始不舒服,他们便每周两次到健康管理会所做推拿按摩、拔罐理疗,以为这样就会没事了。

  直到2008年1月6日凌晨,杨淑娥突然肚子疼痛难忍,被家人送往济南军区总医院抢救。没过一个月,范永义也被病魔击倒。事后,范永义及家属认为,由于天瑞健康管理公司没有及时查出两位老人的疾病,耽误了他们的治疗,违反了当初的承诺,要求公司返还两人交纳的3万元,并承担两人的治疗费和营养费。

  经过双方交涉,今年一月底,公司一位姓刘的经理亲自登门,称范永义原来交纳的钱经过两次检测及多次理疗、购药,目前只剩2万元,此外公司为表示诚意,多返还5000元,他本人出于好意,也拿出5000元,所以共退给范永义3万元。此后一个多月,范家又多次与公司交涉,但公司并不同意支付两位老人的治疗费和营养费。

  ■公司说法

  不负责疾病准确定性

  3月20日,记者陪同已经出院的杨淑娥及女儿,来到位于解放路的天瑞健康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解释,公司并不是医院,只是对会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提供诸如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的建议,并不对某种疾病进行准确定性,更不负责为会员治病。并且范永义和杨淑娥的第二次检测时,公司也已经查出一些问题。公司已经返还范永义3万元,这事已经了结。对于范家的其他要求公司无法接受。

  老人的女儿则认为,公司的这一解释与以前的宣传并不一致。她向记者出示了一个月前与公司一位区域经理谈话的录音,在录音中,这位区域经理称,公司在健康管理中将使用五大先进技术,最终使会员逐步远离药物,“用TTM系统,以前、现在、未来的病都能查出来。”

  此外,双方合同规定,会员享受的天瑞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详见本合同附件天瑞健康管理技术服务标准”,但范永义夫妇签合同时并未见到附件,在20日多次向公司索要这一标准,公司都拒绝提供。

  记者还在天瑞健康管理公司的宣传材料上看到,健康管理指导方案由北京武警总医院机关门诊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但记者电话咨询武警总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称医院并未与这家公司合作。

  为给两人治病,范永义家已经花去4万多元,如今家里冷冷清清,杨淑娥行动很不方便,走动起来得不停用手捂着手术后肚子上的伤口,老伴身体更是极为虚弱。而与此同时,天瑞健康管理的会员规模越来越大,工作人员介绍,到现在已经有38期会员了,每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记者接触的会员,很多人对天瑞健康管理的效果挺满意。


本报记者 张跃伟 实习生 高敏 刘晓薇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