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度 为民谋利——全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7:09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2007年,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在狠抓建立健全制度、解决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健全制度,加强领导,推进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制度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去年以来,我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按照中办、国办《意见》要求,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归纳为4个方面36类,并把这些制度的制定任务分解到市、县、乡和有关部门,明确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责任人,实行月报制度。目前,除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6类制度已经出台外,我省各级各部门负责制定的30类制度,已出台28类,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各级各部门也结合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具体制度。

  制度出台了,重在落实。我省以“三务公开”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全省统一制定了《乡镇政务公开目录》,各乡镇普遍实行了政务公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88%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普遍编制了《村务公开目录》,各行政村普遍设立村务公开栏,实行按时公开和点题公开,97%的村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98%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780个乡镇、16747个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分别占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60%和58%。省委组织部也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实施党务公开的通知》,各地普遍出台了党务公开实施办法,一些县(市、区)建立了基层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度。“三务公开”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也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保证,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全省各级都建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或者领导组及其工作机构。运城市所有的县(市、区)纪委都设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室,长治市在全市3467个行政村配备了11448名农村纪检监督员,全省115个农业县都有省、市纪委常委联系,所有乡镇、村都有市、县、乡党政领导或纪委领导联系。同时,各地从实际出发,搭建有效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如:运城市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实际,着力推行以“构建三大平台、创新三项制度、打造三个窗口、开展三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四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了 “市县乡三级书记深入基层抓农廉、万名干部下农村促农廉”活动;吕梁市的“135”工程、临汾市的“评星晋级”活动、晋城市的“11385”工程、忻州市的“创星树旗”活动等等,都对农廉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化督查,关注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我省把农廉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惠及于民。省直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农村土地改革落实情况、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等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如:省农业厅对1068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审计金额105亿元,发现违规违纪金额3.5亿元;对2406个财务管理混乱村进行了清理整顿。省国土资源厅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了全省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纠正农村土地承包问题375件,农村土地征占用问题206件。省教育厅围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开展了两次检查,清理乱收费400多万元。省民政厅对11个市、29个县、61个乡镇、123个村2006年度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全省各地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按照省里统一部署,乡、村两级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摸底,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实行月报制度。县、乡两级积极推行农村基层信访“下访”制度,充分发挥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共排查出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7万余件,已解决3.2万余件,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把立查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查处了一批坑农害农案件。去年,全省立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664件,处分违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1332人,案件办结率达到95%。如:襄垣县纪委查处了王村镇孔家洞村原支书陈某贪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款、复垦耕地补助款等共计7.4万元的违法案件;阳曲县纪委查处了泥屯镇龙泉村原支书、村委主任王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扶贫款5.5万元的违法案件等,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丰富教育,广泛宣传,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

  全省各级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为目的,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首先,我省大力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培训计划,对全省新农村建设1098个试点村、2000个推进村的“两委”主要干部进行了培训教育。市、县两级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和农村两委主干进行了专题培训。省农廉办对各市、县纪委有关领导干部进行了综合培训。特别是太原市还专门针对城中村违纪案件频发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对城中村“两委”主干的培训教育。据统计,去年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34期,受训人员累计达31万人次。

  其次,我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全省开展了争创“双十双百”活动,选树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6个先进县、112个先进乡镇和11名农村红旗勤廉干部、114名农村明星勤廉干部,大力倡导勤廉之风。晋城、阳泉、运城等市则利用近年来查处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第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进乡村活动。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农廉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云中杯”好新闻评选活动,各新闻媒体对我省农廉工作情况和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度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以上新闻媒体共编发农廉专题报道939篇。同时,不少乡村建立了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大院和廉政文化一条街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本报记者 刘宇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