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集结号”广州吹响(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10:09 华龙网-重庆商报

  背后故事

  华侨飞行员空战牺牲

  蒋介石派人出国抚恤

  看到《广州日报》的寻亲报道后,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村村委会干部张世朋称,报纸上要寻找的张鸿藻就是他的叔公,并拿出了英烈当年驾机的照片。

  张世朋回忆称,张家是当地的华侨,张鸿藻的父亲于1900年前后就到马来西亚营生去了,张鸿藻于1914年出生在当地。1931年,年仅17岁的张鸿藻回国加入了当时的民国空军部队。1937年,他从上海飞到重庆,一路上驾机与日军搏斗,击落3架零式战机,后来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和嘉勉,并晋升空军中尉。

  不幸的是,1940年春张鸿藻驾驶2408号战机在保卫武汉的一场空战中,被敌机击中驾驶舱,壮烈牺牲。当时国内外的报纸都赞誉他是“抗日空军英雄”,后来国民政府还派人到马来西亚去慰问张的父母,并送上了抚恤金。

  亲人讲述

  原广东政协领导透露

  哥哥曾击落五架敌机

  “丁君随队驾机迎击敌人空袭,不幸受重伤跳伞后,由于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而成仁。丁君一共击落敌机五架。”这是1940年7月17日《新华日报》的新闻,文中报道了日军空袭重庆时,飞行员丁寿康为国捐躯的情形。

  昨天,丁寿康烈士的胞弟、原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丁身尊出示了一份哥哥牺牲当日、写好还来不及寄出的家书,信中写道:“……对于敌机来犯,我和同事们争先申请出击,恨不能把枪膛里的每一颗子弹射进日寇的脑袋。”

  年近八旬的丁身尊老人说,当年抗战爆发时,还在潮汕老家念师范学校的哥哥丁寿康考入了当时国民政府设在白云区印谭的航空学校,他从从军到1940年牺牲时,没有回过一次家。

  家人后来从他的书信中得知,他当时架着战机v-92c随队转战上海、杭州、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地。后来丁在重庆反击日寇的空袭中壮烈捐躯。记者 黄平 实习生 万丽萍

  相关新闻

  百万青少年网上祭英雄

  本报讯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文明祭奠,由共青团市委和华龙网共同发起的“网上祭英烈,共铸红岩魂”活动昨日正式启动。广大青少年朋友登录华龙网(www.cqnews.net)专题网页,就可通过献花、献歌、点烛、上香、祭酒、留言等方式,深切缅怀红岩英烈。

  共青团重庆市委有关人士介绍,网上祭奠已成为人们纪念亲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载体,在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团市委和华龙网共同发起了“网上祭英烈,共铸红岩魂”——重庆市百万青少年网上祭英烈活动,时间从3月26日至4月25日。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3页

[上一页] [1] [2] [3]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