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雄县凤仪书院发现清朝道光年间石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10:35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3月27日消息(沈鹏) 据台“中央社”报道,台湾高雄县县定古迹凤仪书院日前开始拆除非古迹本体增建物工作,施工单位在大门内地上发现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83年的石碑,此一发现有助于印证史料记载,令县府文化局人员非常兴奋。

  据了解,高雄县文化局副局长廖文卿与员工今天查看石碑,他表示,这块石碑是施工单位在拆除书院大门内的增建物时,在住户铺设的地板下发现的,经比对清代“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已确定是清道光5年(1825年)的“奉宪禁胥役勒索绅衿碑”。石碑为花岗岩,高121厘米、宽61厘米、厚12厘米。石碑文字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碑文大意为县令禁止衙役勒索犯人或犯人家属,可以印证史料的记载.高雄县文化局表示,将妥善保存该碑,等书院修复完成后安置在适当地点展示。

  廖文卿还表示,史料记载凤仪书院有九座石碑与木碑、四块匾额,希望施工单位在拆除非古迹本体增建物时能陆续被发现。

  凤仪书院兴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现今台湾保留下来的书院中规模最大的,高雄县历经数年的争取土地无偿拨用及内部租占户搬迁后,去年进行两阶段的修复工作。第一阶段拆除非古迹本体增建物,预定今年6月完成,第二阶段将依据拆除后的古迹原貌进行修复,最快2009年完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