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对市场要心存敬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14:02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张邦松

  投资人应该接受的教训是牢记风险,任何“好股票”都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千万不要幻想选几只股票就能成为巴菲特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这轮行情,从1000点到6000点,再从6000点到3000,股指剧烈变化的内在推动力 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情绪驱动型牛市,如果用我的理论来解读虚拟经济,投资市场的价值有双重含义,即交易 价值与经营价值。则情绪驱动型牛市的内在价值主要是交易价值,交易价值的概念用一个公式表达:价值=市场情绪+资金推 动。特别是从3000点到6000点这一段,新入市的散户与情绪化的基金合流,股市叠创新高。如果不是政策导向“抽水 ”过多,还有可能继续冲高到8000点。所以在4800~5000点的情绪“跳板”踏翻之后,过度的乐观瞬间转变被过 度的悲观,市场情绪逆转,资金流动又在此时发生了从净流入1.5倍变为净流出1.5倍,交易价值的两大支柱同时倒塌, 股市一泻千里,至今跌势不停。

  是否如阴谋论者所说,存在一个人为的操纵,让中国股市走出了这样大起大落的行情?

  国内人大多数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学习金融,而且学了许多错误的理论,对虚拟经济的价值和财富的特性缺乏认识,所 以对自己难以把握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暗算。其实,你赚钱的时候是否骗了别人?如果没有,那为什么你赔钱的时候就是别人 骗你呢?阴谋论的流行既来源于人们对金融的无知,又来源于金融资产飘忽不定的本性。虚拟经济的财富有两大特性:一是无 中生有,二是流动性。有时就像女人的漂亮,“漂”过来,一“亮”,飘然而去,留下许多“假如”的遗憾和遐想。特别是在 情绪驱动型股市之中,金融资产的虚拟特性就更加明显。在交易价值主导的市场还没有转变为经营价值主导的市场之前,暴涨 暴跌的趋势几乎在所难免,大喜大悲的情绪始终左右股市,投资者只能顺其自然,借势获利,对市场要像敬神一样,永远心存 敬畏。

  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政府监管者、上市公司、国内金融资本、国际金融资本、中小投资者——在这一轮行情中,各 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股市中的角色原来只有三个:买方,卖方,中介。监管者是后来才有的,所以不应该唱主角,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但 是中国的股市不同,他是监管者代表国家创立的,所以存在着一个逐步退出的过渡期。过渡性的角色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于是就难免有分歧和争论,所以监管者是“且战且退”,难能可贵。在买方,有不同类型的投资人,共性是投资,差异在资金 规模,资金来源和行为模式,国际来的有QFII和“热钱”,国内的有机构和散户。在成熟市场,机构是股市的稳定器,因 为机构的资金来源是长期导向的,机构的行为模式也是长期导向的,但是在中国,我的观察却发现机构“追涨杀跌”的行为较 之于散户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加剧了股市的暴涨暴跌。在卖方,上市公司也有两个职能,一是融资者,二是经营者。融资是 为了经营,经营好了才能再融资,理论上虽然如此,实践中却分裂为以下三种:一是只融资不经营,二是经营好了再融资,三 是经营不善再融资。这三种情况之中,只有第二种是有利于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融资不经营,或者和散户一样炒股,或者到 处投资寻租,这其实是与股民争利,用股民的钱来打股民,用机构的钱来打机构,这就是恶意圈钱,必须严查严打。经营不善 再融资,本质上就是明抢暗夺,是股市的硕鼠,更要严惩重罚,绝不能姑息养奸。

  这一轮中国股市泡沫和发生在其他资本市场的泡沫,是否相同,有无中国特色?

  股市“泡沫”究竟是什么?见仁见智。如果解读为投资价值的高估,那么高出的部分和不高的部分有什么差别呢?谁 又能划一条线分割出泡沫的部分和不是泡沫的部分呢?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当年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他的《1 929大萧条》一书中留下一句旷世名言:“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死亡!”按照这个说法,股市投资人不是疯就是死 ,别无选择。我们能接受这样的经济学解读吗?显然,泡沫是虚拟经济的一种财富形态,全球经济都有泡沫,没有泡沫的经济 大概只有非洲某些国家了。甚至可以说,没有泡沫的经济等于贫穷。说到中国特色,用我解读的虚拟经济价值论来分析,可以 说是交易价值多于经营价值,情绪驱动高于价值驱动,广义的价值包含着实体经济的劳动和效用,包含着虚拟经济的交易和经 营,但是狭义的价值就把情绪性的交易排除在外了,新兴股市的“新”和“兴”两个字就定义了股市的特征:新的一定是有激 情的,兴起的一定是有兴奋的,所以情绪性较强,许多投资人是一时兴起,激情入市,结果自然带来股市的常规性高估。

  有哪些教训是我们必须铭记的?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虚拟经济的价值观,再来分析新兴股市的特殊性,投资人应该接受的教训是牢记风险,任何“好股 票”都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千万不要幻想选几只股票就能成为巴菲特;监管者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职能定位,尽快把股市还给 市场,完成过渡;上市公司则切忌投机取巧,要专注于经营价值的创造。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如何在中国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和任何市场的投资人一样,合格的投资人都是能够适应所投资股市的人。美国出不了“杨百万”,中国也出不了“巴 菲特”。你在课堂里可以学习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合格投资人,但是进入实战,必须做一个“不标准”的合格投资人,因为合格 的“规格”不是书本上的,而是特定市场的特殊规格,必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我的博客在经济学家中的点击率最高,不是 因为我的学术水平高,而是因为我贴近中国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特殊性规律和实战性操作。换句话说,就是研究 中国股市的“规格”和演变,再寻找合格的投资机会。

  金岩石,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交大海外学院金融所所长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