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企业忙自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13:5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谢孝国

  处于这次“珠三角大量企业外迁”潮中的主角,是珠三角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作为加工贸易企业最为集中的珠三角城市,在加工企业“去与留”之中感受最深。本报以东莞为考察对象,调查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在腾笼换鸟呼声中是否一换了之、转型有哪些利益之累。

  腾笼换鸟不能一刀切

  腾笼换鸟,是珠三角企业转移最形象的一种说法。然而,珠三角要腾的笼实在太大了: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光港资就达4.3万家,出口量占广东出口总额的70%;加工贸易企业最为集中的东莞,1.2万家加工贸易企业占东莞工业总产值的80%。

  东莞市分管外经贸的副市长江凌坦言, 如果把腾笼换鸟简单地理解为是把一些比较低附加价值的东西转出去,再换一些新的产业进来,操作上是有点问题。“如果企业觉得在东莞发展还有很好的条件,你让它腾出去它也不愿意干;而就东莞来说,如果腾出去,经济承受不了,东莞也不会腾出去。”

  加工贸易企业20年一个转移,这是远至日本、韩国,近至台湾、香港的实践经验。“人家20年就转了,东莞30年转不了?”江凌说,因为东莞有广袤的内陆腹地,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当时东莞是个孤岛,不说是30年,早在10年前就转走了!”

  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加上口岸区位,是加工贸易企业落地的生态环境,现在土地和劳动力在珠三角渐成稀缺资源,加工贸易转移已成大势。然而当加工贸易转移走了,深圳有高新技术产业,广州有重工机械,佛山有家电陶瓷,东莞有什么?因此,东莞相关部门提出:腾笼换鸟对珠三角城市而言,不能一刀切。

  前两年,东莞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去留往往促成转移。去年以来,当各种利空因素真的挤压这类企业在东莞的生存空间时,东莞的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力促转移,到顺应市场,再到保留并促其变身。毕竟,东莞有16500家外资企业,其中大都从事外贸加工。

  然而,企业的去留是看市场气候的,尤其是具有候鸟特性的加工企业。东莞能想留就留吗?

  加工贸易企业忙自救

  在走与不走之间,珠三角稍有实力的加工贸易企业选择自救。

  “水都淹到鼻孔了,再不找块砖垫就活不下去了。”在东莞正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公司法人代表林震文一边泡茶,一边分析“三来一补”企业的现状。多重压力下,目前这些企业已经没有了成本利润,只有向管理要利润。

  东莞正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东莞大岭镇大沙管理区的一家台资企业,目前有员工400多人,主要制造和销售电子零器件。早在2002年3月,林震文就已在苏州投资3亿元,开始筹措正圆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最近,林震文又斥资2亿元,在上海建立第三家分公司。但对起家的东莞老厂,林说他既不打算关闭也不搬迁。

  为提升效率,避免《劳动合同法》可能引发的诸多劳资纠纷,购置一些自动化的设备代替员工或减少用工,是目前珠三角一些实力外资企业自救的一种新趋势。

  年前,林震文一直忙于将其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转为独资企业,开发新产品,做大陆市场。 从“三来一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不光是身份之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开拓国内市场和开展一般贸易,但同时也面临一般贸易所要交纳的比贴牌加工要高的税额。

  从去年一直跟踪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东莞市厚街镇外经办主任陈锦胜称,外贸加企业要开展内销业务,一般先稳定出口,再逐步扩大内销,如果不做出口直接转内销,风险太大。他说,根据一些外贸加工企业转内销的经验,一般是70%出口,30%转内销。

  但陈锦胜话锋一转:其实加工企业性质怎么转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品牌建立和技术提高。

  3月14日下午,在华坚(鞋业)集团研发大楼,华坚品牌营销总监黄海涛说,华坚从贴牌生产,到前几年收购阿兰德龙、陈龙、卡夫卡品牌,但如何做也很难,今年集团把做品牌作为主导任务。

  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蔡康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东莞今年以来已有近700家“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

  深圳市宝安区贸工局称:2007年宝安区“三来一补”企业的设立登记,已从2006年的101家降至38家;同年,“来料加工”企业有39家转为“三资企业”,这些转型企业在生产能力、厂房规模、生产合同及生产产品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扩大和改善。

  港台企业组成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而港台企业的游移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们不禁要问:加工企业转型的自觉性到底有多大?

  转型需中央政策支持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是江凌不断重复的话题。

  但怎么转?政府之手能伸多长?

  在东莞市今年的两会上,东莞市市长李毓全提出东莞外经贸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工程。

  他说,突出外贸加工企业产品内销和企业研发两大重点,推动加工贸易从单纯加工制造逐步向研发、销售环节延伸。为此将政府努力的方向定在:探索设立奖励基金,构筑促进转型的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组建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建立企业内销快速通道,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然而,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内销通道”涉及国家海关、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的政策,光东莞一市之力难以解决。

  去年底,在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为组长的中央调研组东莞座谈会上,李毓全直言,东莞发展到今天,得力于改革开放,但现在的压力,仍然需要中央政策的具体支持。

  至于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运营如何留在或迁至东莞,江凌的想法是:选准一个产业———IT,把它的制造主体留下来,延长研发和销售;对传统加工行业如制鞋、服装、家具、五金等,逐渐成为它们的运营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

  江凌透露,东莞将在台湾事务局设立专门的台资企业升级转型辅导中心,并承诺首次向台资企业开放每年10亿元的科技发展资金。

  厚街镇是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试点镇。“过去,引进企业是政绩;现在稳住企业、发展企业更是政绩。”这是厚街镇党委书记黎惠勤在全镇干部大会上放出的一句狠话。记者在厚街看到,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三资”企业工作方案、加工贸易企业保证金担保工作方案等正在制定中。

  国民淀粉化学有限公司属于世界500强联合利华的子公司,该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东莞虎门开办,李子青任该公司厂长有十几年光景。“生产成本的增加是企业转移所要考虑的,但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李子青坦言,外来企业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套。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拿出20多年前那种招商的服务精神。”江凌承认,从过去单一的加工制造演变成集研发、销售、运营的企业总部,不可能一两年完成,这个过程会相当长。好在东莞加工企业转型早在几年前已经开始,据称去年东莞涉及到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已有3000多家,内销总额1500亿元。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东莞市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具体操作方案。

  多层利益格局要打破

  对于20多年那场由东莞发起“村村点火、户口冒烟”的招商机制,至今还有争论。

  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说,东莞模式和珠海模式(当时珠海将土地牢牢控制,而东莞则是全面放开)孰是孰非,今天难下定论,但东莞模式赚取了为自身华美转身的资本。面对中央调研组,东莞市市长李毓全也坦言:没有前面的来料加工,就没有今天创新的基础。

  然而,市、镇、村“三驾马车”的招商体制,也同时给今天东莞的转身带来多层利益之累。

  一家台资的“三来一补”企业要申请转为“三资”企业,镇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它每年缴纳12万元的协作费。经多次接触后,终于把缴纳给地方政府的协作费砍了一半:6万元/年。

  据悉,东莞各镇街在对“三来一补”转独资企业方面,并不持支持态度,因为“三来一补”企业所缴纳的外汇留成费用,可由市镇村三方分成,企业如转为独资,只有税了,没有费了。为了保证这一块的收入,一些镇村出此名头。

  年前,曾风传东莞最大的一间鞋厂———高埗镇的裕元鞋厂将外迁,一时引起各方争议。高埗镇党委书记郭惠良只好出来辟谣:裕元鞋厂不会外移。

  据郭惠良介绍,裕元鞋厂对高埗的税收贡献其实并不很大,因为部分税收在海关那里就已经征收。但该厂由于有数万员工,对高埗的财政、社会治安、居民出租等影响非常大。

  东莞厚街镇的一组数据更能说明“三来一补”与当地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2007年,厚街镇23个村(社区)村组集体经营性收入112030万元,其中厂房物业租赁收入79935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1%。

  厚街镇党委书记黎惠勤说:如果一部分企业迁走或倒闭,将对村组集体经济伤筋动骨。

  但不走,就地转型,也同样影响当地居民的眼前利益:做总部经济,人员减少,税收上交,村民的利益又如何保证?最典型的是,东莞市政府前两年一直倡导企业入园,在各镇村迟迟未动。

  在今年东莞市的两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提出:今后东莞市镇、村两级财政由市财政直接负责,同时将社保等保障推向所有东莞的户籍人口。

  可是,东莞市镇、村、居民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在眼前还没走向绝境的情况下,市财政能一包了之?(东莞记者站原记者韦星、记者黄玲对本专题报道有贡献,特此致谢!)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