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精彩回顾:国学导师张其成解读老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22:05 千龙新闻网

  一、千龙网

  "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 嘉宾 刘季霖

  1、刘季霖:北京皮影戏最早唱高腔,"南昆北抑"中北抑就是抑扬腔,也叫高腔。高腔戏嗓音很高,一唱很吵人,后来就逐渐换成昆腔。而昆腔太温、太慢,就把抑扬腔、昆腔的东西,加上北京地方曲艺小调,全都柔和在一块就成了北京皮影腔。

  2、刘季霖:我觉得皮影戏要把节目搞出来,要用很好的剧本配合,还是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看。像演一些童话戏,演一些神话寓言戏都可以,它有它的妙处。

  二、新浪网

  "国学导师张其成解读老子" 嘉宾 张其成

  1、张其成:《老子》这个书是写给帝王看的,也就是说写给最高统治者来看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你比如说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那是一定要看《老子》的。

  2、张其成:老子讲"无"是第一位的,道是第一位的,无可以生出有,这个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发呢?那就是我们人不是要追求快乐和幸福吗?幸福在哪里呢?幸福不在得到的多,而在计较的少,越少越空,人越幸福。

  3、张其成:《老子》说的不是那么很玄妙的,他说的非常实在。我们要向大自然学习,要向水学习,要向我们的婴儿学习,从这当中悟出道理,你要是知道了,那才叫真正的知道。

  4、张其成:读《老子》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

  三、搜狐网

  "奥林匹克文化与雕塑艺术" 嘉宾 白明

  1、白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我们现在凭什么来理解它,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有关那个时候记录的一些形象,包括他们大理石的雕塑,古希腊那么多跟体育有关的陶瓷、雕塑都跟艺术有关。我们一谈奥林匹克,很多人可能直接想到的是运动本身,实际上艺术已经紧密相随。

  2、白明:我们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开始,就可以看得到它们的历史过程之中,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全世界的所有的艺术方式都存在了,最早我们可能看的比较多一点的或者说经典一点的就是海报。

  3、白明:之所以现在很多奥林匹克在举办国的竞争上越来越激烈,提前七八年就确定哪个城市举办奥运会,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获得全球关注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所需要的一个空间。

  4、白明:人文奥运,北京作为一个举办城市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点,因为北京是六朝古都,所有的人来如果说仅仅是看一下北京的奥运会,恐怕很多以前也看过奥运会的人,未必有兴趣,但是你在北京举办他们还是会来。

  5、白明:实际上奥运会所有的比赛项目,我认为每一个都相当好看,关键看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点,像我父母这个年龄段的喜欢看体操,喜欢看冰上舞蹈,还有水上芭蕾。为什么?因为他们年纪大,喜欢看舒展的,包括喜欢看乒乓球。更年轻的喜欢看足球,喜欢看竞技体育。

  四、网易网

  "中华武术的传统拳种" 嘉宾 周伟良

  1、周伟良:所谓传统拳种就是指由历史上形成并发展至今,有其自身拳理功法等方式内容的一门内容。这里强调的一点就是由历史上形成发展至今的,因为它是传统,传统是有一定历史纬度的;第二,有它自身的拳理功法以及活动方式内容。

  2、周伟良:说隋唐时期已经有武僧、棍僧等根本没有历史资料证实。在史料中出现武僧、棍僧是到明代以后。把明代以后出现的名词放到了隋唐,使得一般社会公众把唐初少林僧人帮助李唐王朝抗击王世充视为少林武术之始,我觉得一方面是明代开始,随着少林武术闻名天下,不少文人在追溯它的历史起源时就追溯到了谭宗帮助李唐王朝的事上。比如明末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等等,他们的诗文中都流露出这样的倾向。

  3、周伟良:大量的史料告诉我们,明代是古代武术发展的繁盛期,在这个大环境下,少林武术也开始扬花吐叶。少林武术首先是棍,少林棍法闻名天下,很多学者指出,少林棍是众多武技家共同培育的结果,这个观点我非常同意。为什么?从开始的紧那罗禅棍不难看出,初时少林寺僧徒并不习棍。到少林棍法非常有名气时,少林寺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接触。嘉靖四十年,著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听说少林僧人习棍,十分仰慕,特别到嵩山去,结果大失所望。所以当住持提出要向俞大猷学习棍技时,俞大猷认为,必须要在实践中领悟。他临别少林寺时带走两位寺僧教习棍法,后来历经三年,两位寺僧回归少林,把学到的棍法传给了其余僧众。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