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常州人怎样过清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09:26 常州日报

  年年过清明,现在市区的人们过清明节,一般只是祭祀、踏青。那么,老辈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呢?

  家住红梅东村的金老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我们一家提前一个多礼拜,凑个星期天就准备好纸钱、蜡烛回乡下扫墓。到了墓地,在碑前先摆上供品,点上蜡烛和香。我的‘爸妈’都在那里,祭拜时每个‘人’都要‘拜’到,最后化点纸钱。我和老伴是每年都去的,现在腿脚也不方便,但扫墓是对去世亲人的一种尊敬,一定要有人去拜的。我儿子他们平时都很忙,有时不会来。”说到这,老人家显得很无奈,“要是我们老两口‘走’了,恐怕他们都不会去祭拜这些先人了”。

  家住武进郑陆的曹焕顺老人,今年73岁,他说小时候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清明前,村上几乎挨家挨户都在家里祭祀,类似于祠堂祭、庙祭。在饭桌上摆上菜、酒、饭,点好蜡烛,最后烧些纸钱等等。在家祭祀完后,还要进行墓祭,先把坟前的杂草清理干净,盖上点新鲜的土,坟顶上还要压一些白纸钱,叫“飘坟”,有纸的坟表示已经有亲人祭扫过了,不是孤坟。曹焕顺说,等到清明那天,每户人家都要在清晨折上一枝杨柳,插到前后屋门上。另外,早餐还要吃点团子、糕之类的点心,炒马兰也是那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韦中权老先生,也向记者介绍了常武地区清明节的风俗:常州人过清明要在大门上插杨柳和桃花枝,意在辟邪,早饭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做好,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还可以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清明节扫墓也是最为传统和必不可少的风俗,人们要在家中准备好祭供的饭、菜、油煎团子和纸钱等去郊外进行墓祭。韦老还告诉记者:“常州地区有句俗话——‘清明断鹞,乌龟背鹞’,是儿童之间骂人的话,意思是,清明节是放风筝的最后一天,清明过后马上就要农忙,如果这个时候儿童放风筝就会践踏到正在生长的农作物,因此谁要是再放风筝,就是‘乌龟’了。这句俗语也是讽刺懒惰的人,警告他们不要再整天无所事事,要赶快进行劳作。”韦老还介绍说,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过去在这天家中不能生火,要吃冷食,意为忆苦思甜。而后来,由于清明和寒食靠得太近,寒食的许多习俗都被清明“合并”过去,比如常州人吃大团子、脚踏糕等,苏州人吃青团子,而无锡吃的是年糕。(曹静 童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