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朱如红、邹毅、江式训和胡海烈士亲人提前祭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02:57 现代快报
[他们来了] [他们想来] 70多年了 才知道堂兄牺牲在雨花台 透明的玻璃瓶里,装着红、黄、黑来自江西3个不同地方的3种土壤。瓶口微斜,在江海宜怀里抱了20多个小时的土壤徐徐落下,终于与雨花台革命烈士鲜血染过的大地,融为一体。 昨天上午,由快报联动媒体找到的江西籍烈士朱如红、邹毅、江式训和胡海的亲人,从老家赶到雨花台提前祭扫。 亲手洒落乡土,献上花圈,默哀的音乐让空气也变得格外凝重。站在先人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烈士的亲人们湿了眼眶。七八十年的哀思,几辈人的牵挂,终于在这一刻找到归宿。 3月13日,快报率先联合国内数十家知名媒体在全国吹响了“寻访雨花台烈士亲人”的集结号。3月14日,第一位被找的烈士后人齐新安就浮出了水面。然而该报道见报后,快报却连着接到两个电话:齐国庆烈士有一遗孤齐从惠尚在人间,算起来应该有80多岁了。 老人在哪里,生活得怎么样……快报一直在关注、在寻找。昨天,记者终于经过近6小时的车程,摸到了老人的家。 一份不完整的革命烈士证明 “胡海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上记载着烈士的名字和颁发时间,唯独缺少的是烈士牺牲时间和遇难地点。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烈士胡海的堂弟胡先发颤抖着摊开《革命烈士证明书》:“今天终于可以补上遇难时间和地点了。73年过去了,哥,我终于找到你了!” 70多年前,胡家人只听说胡海牺牲了,至于具体时间和地点,什么都不知道。胡先发说,以前家里是个大家族,老老少少足有200多口人,但很贫穷。一家人凑钱给胡海读书,就是指望他能出人头地。1927年,26岁的胡海参加了革命,1935年才30多岁就牺牲了。没多久,胡家也散了。 在与快报联动的《江南都市报》记者的寻找过程中,胡家才得知胡海是1935年在南京遇难的。 带着家人的嘱托,默默站在堂兄的遇难地,胡先发想象着当年胡海英勇就义的场景。他悄悄问讲解员:“能给我一份你们这里的介绍吗?我要带回去。”离开雨花台的时候,他走几步就回头,依依不舍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来一次太不容易了,我想记住这里的样子。” 江式训烈士终于有了出生年份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烈士档案里这样记载着江式训烈士的资料:(?~1930)曾用名江立身,范斋。江西浮梁人,其他史料不详。 一个问号,替代了江式训出生的年份。几十年过去了,昨天,江式训终于有了明确的出生年份——1904年,而这个数字的背后藏着一个历时74年的寻亲故事。 “听祖辈们说,江式训是1904年出生的。牺牲的时候才26岁!”江式训的侄孙江海宜终于为叔爷爷断定了年龄。一直以来,江家没有忘记过江式训,寻亲也从来没有中断—— 当年亲人用江式训身前的衣服做了一个假墓,为了掩饰革命的身份,坟头连个碑都没敢立。 “式训的尸骨没有回来过,一定要找到他!”爷爷临终前的嘱托让江海宜从县里找到市里,又从市里找到省里,他翻遍浮梁1000多个烈士的资料却毫无线索。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很差,后来听说可能是在南京牺牲的,但也没有能力来南京。 “我们几乎没出过远门。”直到今年3月14日,《江南都市报》的一篇报道给寻亲又带来了希望。“村里哪有报纸看?是村上一户人家的孩子,在景德镇的农林局工作,看到了报纸打电话来问的。”“确认就是江式训之后,村书记才找到我家的。通过村书记提供的线索,又终于和《江南都市报》的记者接上了头。”说起这一连串的寻亲过程,江海宜激动不已。 从浮梁坐汽车到景德镇,再转车到南昌,又从南昌乘火车到南京,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昨天早上7点多,江海宜夫妇才刚刚下了火车,顾不上歇一下,就迫不及待赶到雨花台,为的就是认亲的这一刻。 一捧乡土,让他们魂归故里 “我们那里有落叶归根的风俗,叔爷爷在这里80年了,牺牲后一直都没有回去。今天在这儿撒上一把乡土,就算是回到家了!”烈士江式训的侄孙江海宜念叨着。 祭扫队伍走得很慢,也很安静。一个月前脚部骨裂的江海宜跛着脚,总是落在队伍的最后,手里却宝贝地捧着一个敞口玻璃瓶。“脚受伤了,在家里拄着拐杖都走不好路,但他坚持自己捧着,谁都不给接手。”江海宜的妻子告诉记者。 透明的玻璃瓶里装着3种不同颜色的泥土,分别来自朱如红、江式训和胡海3位烈士的家乡。透过玻璃瓶,3种土色分明。“瓶底的黑土是赣县大埠的,来自朱如红的家乡;中间的黄土来自江式训的家乡浮梁;而最上面的红土则来自吉安,是胡海的家乡。”每一位烈士后人都能将泥土清楚地辨认。 撒上乡土,就代表烈士们回到了家乡,也了却家里几辈人的心愿。 “我95岁的老父亲终于可以安心了……”烈士朱如红的表侄韩景元向记者诉说着,他的老父亲从来没有忘记为国牺牲的好兄弟。 “家乡的亲人终于可以不用等他回家了……”烈士胡海的长辈在弥留之际还牵挂着这个“不孝”的孩子。 带着所有人的心愿,江海宜郑重地将玻璃瓶交给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保存。 实习生 谭明村 快报记者 孙兰兰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