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情形视为地面塌陷隐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03:27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王卫国 实习生 李瑞香)今后广州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将有统一的分级认定标准。昨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了《广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分级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各种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崩塌、潜在滑坡、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等情形一一进行了认定。

  地质灾害险情分四级

  今年1月22日到29日短短几天,荔湾区桥中街道大坦沙岛西海南路东侧接连发生了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据了解,广花平原和增城派潭是广州市岩溶地面塌陷较常见的地区。目前相关调查还没有做出最后结论,但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不排除大型地下施工是诱发地质条件改变的原因。

  昨日公布的《办法》明确了有地面塌陷隐患的六种情形。《办法》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是指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险情。

  重点防治区占全市面积22.2%

  据广州地质调查院介绍,广州市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广州市计划用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三年的时间,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对广州市十区两市约7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开展全面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目前这项调查已经进入尾声。

  在此前公布的《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中,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已经划出了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据统计,重点防治区的面积共16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2%.

  ◎六种情形视为有地面塌陷隐患

  在昨日发布的《办法》中明确,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岩岩石分布区,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区域或地段,应认定为存在潜在地面塌陷隐患:

  ●浅部岩溶发育强烈,可溶岩顶面起伏较大,并有洞口或裂口,岩溶洞穴空间无充填或充填较少,且充填物为砂、碎石和亚粘土的地段;

  ●采、排地下水点附近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特别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向上),以及地下水位变动明显的区域;

  ●构造断裂带、背、向斜轴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部位;

  ●岩溶洼地、积水低地和池塘;

  ●第四纪土层为砂、轻亚粘土、亚粘土,且厚度小于10米的地段;

  ●已经发生过地面塌陷,但引发地面塌陷的活动(如地下隧道、洞室施工、抽排地下水等)仍在持续进行的区域。

  ◎重点防治区1647平方公里

  ●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花都北部的梯面镇,从化市西部鳌头镇的北西边、东北部良口镇至吕田镇的国道G105沿线,增城市北部派潭镇的省道S355沿线。本区共发现已发与潜在地质灾害点53处,面积为494.0平方公里,占重点防治区30%.

  ●以岩溶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位于白云区北部的江高镇、人和镇、钟落潭镇及花都区南部的花山镇、花东镇、芙蓉镇、花桥镇、雅瑶镇等地。面积为813.4平方公里,占重点防治区面积49.3%.该区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开发利用和抽排地下水是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

  ●软土地基沉降的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南沙区西南部的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北部、番禺区西部钟村街、荔湾区中西部海龙至石围塘街、白云区西南角金沙街至棠景街及萝岗区南部的夏港街。

  ■相关新闻

  投资3亿防治地质灾害

  本报讯(记者 王卫国 实习生 李瑞香)记者日前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到2020年以前,广州将投资30630.7万元用于防治地质灾害,其中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相关部门还测算了防治投资的效益,预计上述投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大量减少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使受19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威胁的8400人的人身安全、30950万元的经济财产及近万亩农田得到保护。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