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西关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03:27 南方都市报

  

他做西关窗
宋志雄认为,他制作的这种“满洲窗”,更多意义上应该称为“越秀窗”,是广州的一种人文标志。本报记者马强摄

  本报讯(记者 郭媛 李能忠)“小时候我们家有很多‘满洲窗’,可惜现在就快连西关一带都见不到了。”带着寻回童年记忆的怀旧心情,土生土长的广州民间工艺美术家宋志雄开始萌发研制满洲窗的念头。

  近日,记者在他海珠北路的家中看到,他将几面家用铝合金窗一一拆卸下来,逐块逐块将彩色雕花玻璃往上拼粘,组合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满洲窗”。

  宋志雄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从小钟情岭南文化和家乡的风土人情,现任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

  在宋志雄脑海里,传统的“满洲窗”都是用彩色雕花玻璃粘贴而成,于是他从去年12月开始往返广东、河南、江西等地四处搜集,花了整整3个月时间才高价买回一批较为满意的材料,宋志雄不禁感慨,“真没想到这么难找!”

  他挑出数十块红、橙、黄、绿、蓝色且形状不一的彩色雕花玻璃,首先从家里的铝合金窗试起。“这些玻璃都要按照自己构思好的图案进行切割,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五边形等多种形状,然后再一件件用玻璃胶粘上去。”追求完美的宋志雄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面窗子就连续贴了3个晚上,图案组合稍有不满意,就全部撬掉重新粘贴。

  除了精心重制“满洲窗”,宋志雄最近又把奥运题材“搬”上了自创的瓷刻版画当中。在他家里,两面墙壁挂了上百幅图案各异的瓷刻版画,大部分都是独具纪念意义,包括香港马术赛、澳门回归等。

  宋志雄说,数年前曾有4名大学生主动向他拜师学艺,但学习时间最短的仅2个月,最长的也只有8个月,“刚开始都是看着好看,一学起来才知道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

  “无论满洲窗还是瓷刻版画,都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常见的东西,每次看到都觉得很有亲切感,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能知道,原来满洲窗是这样的!”宋志雄说。

  (线索提供:洪先生50元)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