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塞纳河风光“搬”到深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07:15 深圳商报

  《深圳滨海(深圳河)岸线整体城市设计研究》提出我市岸线开发实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空间分区,包括深圳湾、深圳河、后海填海区、福田红树林等在内的中部岸线将成为我市的生活主题岸线,发展成为深圳现代化滨海城市生活的集中展示区。

  东部岸线:生态主题岸线

  根据该研究,东部岸线将发展为生态主题岸线,成为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新兴海洋产业基地。

  东部岸线将借鉴台湾高雄的海洋首都经营计划,遵循三大总体设计策略:1.有力实施保护性开发,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特征。2.大力推进旅游城市化,发展旅游产业,强化城市旅游服务功能。3.强力打造海洋城市,发展海洋产业与海洋文化。

  中部岸线:生活主题岸线

  研究提出,中部岸线发展定位是深圳现代化滨海城市生活的集中展示区(深圳湾)、深圳推进深港广泛合作的示范区以及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门户区(后海填海区、深圳湾、深圳河)、深圳特色景观文化保护区(深圳河)、深圳特色生态文化展示区(福田红树林)。

  中部岸线将借鉴塞纳河规划和建设经验,走综合治理-环境改善-带动开发的路子,总体设计策略是:1.加强深港合作,保育深圳湾自然生态,优化滨海城市休闲生活空间场所。2.加强深港合作,探讨深圳河边防管理模式,推进河套地区利用和深圳河沿岸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研究。3.加强深港合作,完善、塑造文锦渡、罗湖、皇岗、福田、深圳湾等口岸地区功能和景观。4.保护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深圳河岸生态人文走廊。

  西部岸线:生产主题岸线

  目前西部岸线功能趋向单一,自然岸线丧失殆尽,生活岸线比例严重不足,但与此同时,大型交通设施进一步集聚,滨水区与城市中心分离,重要滨水城区——宝安中心区的滨水条件正发生转变。为此,研究报告提出将西部岸线建设成为生产主题岸线,其发展定位是珠江东岸的产业、交通走廊、深圳市物流交通枢纽和现代化港口集聚区以及深圳市高端产业集聚基地。

  对于西部岸线的总体设计策略,研究报告提出优化城市功能,整合岸线资源,引导产业集约发展;设计和保留城市与滨海岸线的生态景观通廊,生活性城区应具有生态滨海城市特征。设计位于滨海的区域性交通走廊,兼顾城市与公共滨海岸线的交通可达性与舒适性。

  据介绍,目前,世界滨水地区开发主要有三大经典模式:

  A.美国波士顿滨水区:“高度集中开发”的滨水城市核心地区,高强度开发,填海造地。

  B.美国巴尔的摩港复兴:“回归滨水公共生活”,滨水休闲、文化活动、娱乐体验。

  C.日本荷兰村规划与设计 :“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水岸城市。

  规划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深圳滨水地区的未来发展模式,西部岸线以A、C模式为主、中部岸线以A、B模式为主,东部岸线以C模式为主。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