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三通将增强台湾在亚太地区的产业中心地位(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08:31 台海网

  “两岸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构想,但是无论何种机制构想,都需要两岸政府进行协商,对两岸经贸合作实行制度化安排”,钟焰说。

  钟焰认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更替后,如果两岸经贸合作的持续性发展能力得以加强,就是来自于两岸“三通”进程的加快、两岸产业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和两岸经贸合作单向局面的改变。

  “实际上,开放‘三通’已经不再是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问题,而是关系台湾能否成为跨国公司亚太生产运营枢纽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钟焰说,对于台湾而言,“三通”构想的出发点不是简单地促进两岸往来和经贸合作,而是推动“双黄金航圈”及“双营运中心”计划,“两岸‘三通’将增强台湾在亚太地区的产业中心地位”。

  “4年内,达成类似CEPA的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初步意向是可以预期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两岸的经贸往来在下半年后也许会一步步开放,他认为,“大方向是对的,至于实施的步伐,应该稳一点,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引起热烈议论的“两岸共同市场”构想,李非认为,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可适当采取“政经分离”、“经贸优先”等灵活、务实的做法,积极推动两岸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事宜。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从初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进程,其实施步骤应从低层次的“优惠贸易安排”开始。

  李非建议,近期在巩固两岸现有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发挥原有民间形式的经济交流机制,通过实现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大陆投资和发展。在两岸协商条件成熟时,可通过签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临时性协议,实现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为两岸的商品、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作出某种优惠和便利性安排,以扩大两岸直接“三通”的规模。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