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定失地农民难寻出路 耕作荒地作物被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1:04 新华网

  新华视点:“土地没有了,活路在哪里?”

  ——贵州省贵定县失地农民哭问生计

  新华网贵阳4月1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赵鹏、周芙蓉)3月里的春风细雨滋润着饱经冻灾的黔南大地,东坡西沟漫山盛开的油菜花,让忙春耕的农民脸上,重有了期待丰收的笑容。

  但贵定县城关镇金山村的村民柳启翠笑不出来。她开春种下眼看上市的2亩多牛心菜和小白菜,3月24日让开发商铲了个精光。而在去年8月,她家2亩即将收成的水稻,也被县政府派出的推土机毁在田里。毁了种,种了毁,一年来同样的悲剧在城关镇失地村子里一再上演。

  记者了解到,按贵定县有关部门的说法,2007年城关镇及相邻其他两个乡镇总计有700亩农田,被贵定县政府按合法程序征用,并以每亩2.86万元的补偿标准把补偿款发给了农民。但此后,却是失地村民们一次又一次的上访,是村民们一次又一次到那些已不属于他们、但又闲置的农田里种粮种菜,一次又一次遭到毁粮毁菜。

  土地征用了,补偿款拿到了,这些农户为什么仍这么执著地去种地?也许,村民柳启翠的哭诉能解释这一切:“土地没有了,不种地,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政府解释:“征地完全符合程序”

  贵定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振明对记者说:“政府征用土地完全符合程序。”他说,这片土地的征用,是贵定县政府根据全县城市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征地程序,2006年,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报省政府批准后分三个批次实施的。三个批次获批的土地近700亩,涉及3个乡镇15个村,其中城关镇最多。

  刘振明说,获批的土地用途为商业、旅游、娱乐、教育和商品住宅等。县政府根据用地性质对土地进行行政划拨和招拍挂,土地供地程序合法,到去年底,县政府供地达60%,符合“2年内供地50%”的要求,目前60%的供地基本动工。

  刘振明说,从2005年起,政府开始对村民做宣传动员工作,2007年,土地获批后,政府着手开展征地工作。土地补偿、安置、青苗三费相加,补偿标准为这宗地年产值的33.9倍,超过国家规定的30倍最高标准。

  土地被征用农民则是另外一种说法:政府征用土地,不尊重他们意愿,强占强征,连哄带压。金山村村民杨开富说:“为了尽快征到土地,政府丈量土地时,说是重新复查土地;发土地补偿费时,哄农民签字领款,限令期限;对坚决不领款的农户,挨户说:‘不同意征地和不签字的视为放弃土地承包权’!”

  失地农民:“政府总要给我们一条出路啊!”

  记者采访中发现,失地农民的怨气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政府的“哄”和“压”。与他们种地的收益相比,征地补偿资金不足以弥补种地收益,日后出路无着,长远生计不保,是他们产生怨气的主要原因。

  城关镇地处贵定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人地矛盾一直较为突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均仅五六分地,但土地经济价值高,一年四季种蔬菜每亩年收入至少5000元,所以,尽管政府土地补偿费较高,但人均补偿也仅4000元。农民大多不愿政府征用土地。

  记者日前在城关镇金山村看到,尽管农田已被毁坏得面目全非,一些村民仍然在整理土地,准备继续耕种。

  提起种地,正在锄地的村民谢尔英对着记者不住抹泪:“去年,还有10多天就要收成的水稻,硬被他们推掉了。可是不种地,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呢?”

  谢尔英说,她家几分水田被政府征用后领到1万元补偿费,丈夫腿断了,现还在医院治疗,已花了6万多元,都是找亲戚借的。儿子在纸厂上班,月收入五六百元,全家靠儿子这点钱,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壮着胆子下地种菜,“就怕再被铲了白忙活”。

  对政府给了征地高额补偿的说法,失地农民蒋春英一肚子气:“有土地,我们不用买粮食、不用买蔬菜,还能喂猪,基本生活有保障;没了土地,什么都要拿钱买,物价上涨这么厉害,还要考虑孩子学费,日子怎么过啊?”她说着话,眼泪流个不住。

  记者了解到,一些已领取土地补偿费的农民,或将土地补偿费用于建房,或用于看病,或偿还借款,导致后续生活毫无保障。再加上失地农民大多四五十岁,不仅年龄大,而且没有一技之长,几乎很难找到工作。为了生活,他们有的被迫去捡破烂,有的年届六十,不得不到建筑工地干力气活。没有劳动力的只能在家坐吃山空,生活日渐陷入困境。

  宝花村村民陈二妹领到的2万元补偿费,全部用于盖房还不够,家里米缸中仅剩十几斤米,不知吃光后日子怎么过。金山村村民张朝英三个十几岁的孙子,因交不起学费,现都辍学给牛贩子放牛挣钱。她无奈地对记者说:“儿子有病,媳妇不好找零工,一家5口全靠三个孙子放牛挣的几百块钱过活。”

  失地村民们向记者反映,还让他们气不顺的,是县政府以每亩2万元的低价,从他们手中征了地,转手以几十万元一亩的高价卖给开发商。就在农民没地种时,城关镇里却有这样被征用的农田大量闲置,最长的已撂荒10年。

  失地农民纷纷说:“要么给地种,要么给最低生活保障,政府总要给我们一条出路啊!”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