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呼吁理性看待中国乡村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5:1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日电 美国《侨报》4月1日发表文章说,南街村本无“神话”,而应理性看待中国乡村的改革模式。实际上,中国的乡村改革还在于政治、文化、民俗等方面,不能因为经济领域的失败而忽视南街村在人际关系、社会救助、人口家庭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应对经济改革准备不足、判断错误的南街村,也许恰好可以给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改革范本。

  文章原文摘录如下: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3月31日以《南街村上演“航天育种”闹剧》为题报道说,2003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集团自称与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合作,使用“神舟”飞船携带的太空种子进行育种试验,并依靠这一伪造的大豆品种获取巨额利润2400万元人民币。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中,强调集体主义的南街村一直被媒体当作神话般的政治符号。正因为此,这则消息立即引起舆论关注。而实际上早在一个多月前,有“共产主义样板村”之称的南街村就已经被推向风口浪尖。

  广州《南方都市报》2月26日发表深度报道,披露南街村靠巨额银行贷款及大量廉价外来劳力支撑发展,如今早已资不抵债,不仅拖欠银行16亿元人民币本息,其集体所有制也在2004年进行改制,12名村领导成员不同程度占股,变身为“红色资本家”。

  在中国,媒体对具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报道多会引发争论,其尖锐对立会被披上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今的焦点是:作为集体经济成功象征的南街村神话是否已破?

  不过笔者认为,南街村本无“神话”,而应理性看待中国乡村的改革模式。

  无论是“航天育种”闹剧,还是欠下巨额债务,更大程度上是一起经济事件——经济领域的一次失败会被扩大化,也正好吻合了中国长期以来推行单一经济改革的现状。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将经济改革等同于整体改革,将前者的失败等同于后者的失败。

  实际上,中国的乡村改革还在于政治、文化、民俗等方面,不能因为经济领域的失败而忽视南街村在人际关系、社会救助、人口家庭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应对经济改革准备不足、判断错误的南街村,也许恰好可以给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改革范本。

  与传统社会稳定的生产关系不同,现代社会任何细微的变革都会强烈、快速地冲击乡村秩序——市场经济使中国乡村生活多元化,并解除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

  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乡村还将发生更大变迁。而乡村改革也需要同其他改革一样,在过去一直回避的一些领域寻求实质突破。经济上成功,若不能得到社会机制的持续支持,则必然会复归于经济上的失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