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丽华:藏族文化如同江河川流不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5:5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周婷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几十年来西藏传统文化明明在复兴,在发展,可是国外分裂势力却说我们毁灭了西藏文化,真是岂有此理!”马丽华说,多年来她经常面对这样一个假问题,还不得不回应,深感无奈。

  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马丽华,自1976年起,在西藏工作了27年。她曾走遍西藏,写出17本涉藏图书,内容包括历史、现实、民间宗教以及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如《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青藏苍茫》等,这些作品对推动全国“西藏热”和传播西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丽人行雪域,华章满神州。”挂在马丽华办公室这幅对联正是她30多年经历的写照。

  “30多年来我所做的全都围绕西藏文化的传播,至今仍在从事弘扬西藏文化的图书出版工作。”马丽华指着堆满办公室的书刊说,“作为西藏文化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我一直认为,西藏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如同江河川流不息。”

   西藏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复活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范围各省份启动了名为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的抢救性文化工程,“国家重视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藏族文化也不例外。”马丽华告诉记者,她当时所在的西藏文联承担的工作是付诸文字的西藏民间故事、民歌、谚语“三套集成”;西藏文化厅则承担了以音像手段落实的民间舞蹈、戏剧、曲艺、说唱艺术等集成工作。

  她说,当时的规模和力度可谓空前。从自治区到各地、县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将近2000名文化工作者走向田间牧场采录搜集,把所有存留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几乎“全部网罗”。各地整理出的藏文资料数以亿计,录音录像一大批。经过多年努力,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西藏卷》《中国歌谣集成·西藏卷》《中国谚语集成·西藏卷》三大集成,还有其他数量可观的相关成果。

  而现在,她所在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藏文大藏经的对勘出版工作,历时20年,已完成出版《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124部,《中华大藏经·甘珠尔》112部也已完成对勘,正待推出。

  旅游业的发展良性刺激了西藏文化进一步繁荣

  问及青藏铁路对西藏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马丽华说,西方人有善意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她认为这同样是一个“伪命题”。“青藏铁路沿线过去是唐蕃古道,在那之前,西藏的先民与各方的交流就已经存在,但至今西藏文化仍然保有生机。”

  “我相信每一民族文化的拥有者自有其鉴别取舍能力,藏民族也会做出有利于西藏文化发展的选择。”马丽华说,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良性地刺激了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她说,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藏族人越来越认识到自然风光、文化形态都是他们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和财富,对它们善加发掘和利用,从而加大人为因素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成为修复传统文化的契机。

  上世纪90年代初,马丽华在拉萨附近的乡村采访,看到田野上举行的岁时祭祀,能歌善舞的只有中老年人。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现在年轻人也加入了歌舞队列。从城镇到城郊,家庭旅馆、藏餐馆和甜茶馆、囊玛歌舞厅,传统绘画的唐卡作坊和现代绘画的画廊,以及民族手工业和藏式工艺品等等一下子兴旺繁荣起来。

  “旅游经济带动了以传统为底色的文化产业。”马丽华说,同时,带有强烈民族符号的藏族人和藏族文化也走出了西藏,走向全国各地,就连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也被邀至内地大城市,以歌舞的方式“打工”。藏族画家的画作在中国美术馆展示,藏族音乐家创作的流行歌曲在全国传唱,有关西藏题材的图书、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藏医藏药也被空前地发扬光大。最传统的成为最时髦的。

  她说:“西藏元素被如此众多的人所关注和欣赏,有助于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藏族人民有权享受现代文明提高生存质量

  “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河流,它从源头冰川起步,沿途汇集各路小水,天上雨水和地下泉水,最终才浩浩荡荡。”马丽华说,文化是动态的,也要在不断的吸纳中发展。

  马丽华指出,西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优秀部分是西藏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与相邻地区和兄弟民族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在当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仍在焕发着光彩。

  “藏族是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包容的民族,就像特色显著的藏传佛教最初就是外来的那样,西藏传统文化上千年来不断地接纳外来事物,从而增益本土文化。”马丽华最为推崇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她说,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文化相互欣赏、共生共荣,既是人们的共同理想,也是今后继续为之努力的方向。

  “我对西藏文化的保有和发展充满信心。在这片土地上,这一文化仍是强势的,它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整、不断充实的有机生命体。”马丽华说。

  “包括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和人群,都有权利分享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成果,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永远保持贫困‘原生态’是不符合道义的。”马丽华说,西藏人民有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有权利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保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