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河南清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7:17 廉政瞭望

  时光荏苒,时移世易,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许多传统的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然而,清官文化却是长兴不衰,尤 其在反腐败斗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报刊上在宣传清官,影视剧在热播清官,老百姓也在热切地呼唤清官。

  为何国人的清官情结如此历久不衰?清官是否是当今廉政建设一剂良药?或许,我们能从历史中寻找一些答案。

  话说清官

  ◎本刊记者周丽萍

  小时候喜欢看戏,每当看到一出伸冤告状的戏,心头就急,寻思着“青天大老爷赶快出来吧”!

  当然,除了戏曲,还有老人们讲的故事。外婆并不识字,但讲起铁面包青天、九品芝麻官的故事来,却是如数家珍, 讲得跌宕起伏,令人如痴如醉。

  这就是笔者最初的“清官启蒙”。我想,多数国人的“清官意识”,也便是这样熏陶而来的吧。

  没有舞台戏曲的浓墨重彩和民间故事的口口相授,清官不会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世代风行。原因很简单,在古代社 会中,多数民众都不识字,他们是通过语言而不是文字来认知历史的。

  其实,“清官”称谓本就起于民间。在二十四史中,对好官一般称为“循吏”、“良吏”、“廉吏”。“清官”一词 是受宋元民间清官文学的影响,由民间用语转而被吸纳至官方法律文书中的。

  时光荏苒,时移世易,中国经历了百年来沧桑,许多传统的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然而,清官文化却是长兴不衰, 尤其在反腐败斗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报刊上在宣传清官,影视剧在热播清官,老百姓也在热切地呼唤清官。

  为何国人的清官情结如此历久不衰?清官是否是当今廉政建设一剂良药?或许,我们能从历史中寻找一些答案。

  清官的DNA

  中国人民的清官梦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令人费解:同样都经历过贪腐专制的黑暗时代,与中国历史上千古传颂的 清官文化相比,西方为何没有对“清官”的热切呼唤和顶礼膜拜?笔者认为,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孕育了清官文化的基因。草根 话语和主流舆论、精英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合流,共同孕育了中国人的“清官梦”。

  历朝历代都有苦读四书五经、饱受儒学熏陶的官员,怀抱修齐治平、忠君爱民的理想,其居官立身之道,以操守廉洁 为本。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两千多年来都是以儒治国。儒家讲究以德治国,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而“廉 ”就是传统道德的核心,有句话叫做“非廉无以养德”。

  儒家又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推崇为政者“廉以洁己”、“慈以爱民”。三国时期,司马懿曾说:“为官长当 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把清廉放在首位,从此,“清廉”成为为官的一种标准。此后各个朝代都大力倡 导廉洁刚正吏治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清官的事迹,并为之立碑建祠让后人缅怀。

  民众的清官观念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儒学利用天命观念论证皇帝受命于天、官员“代天牧民”,让老百姓承认并接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儒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礼教纲常就是宗教仪式,朝廷衙门就是庙宇教堂,金銮殿上的皇帝 就是神。民众被儒学“洗脑”后,从思想上被阉割了反抗的意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有人说,中国人民是最好的顺民,根 源即在此。

  另一方面,儒学也为天下老百姓构画了一幅贤君良臣、政治清明、官民同乐的乌托邦。让他们相信皇帝没有问题,而 是臣子有问题;制度没有问题,而是人有问题。因此,后世的人民起义大多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反皇帝也不改制度。明君清官 成为民众的精神寄托和心目中的救星,希望在现实的水深火热中,有清官出世来为他们作主。这是弱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是 对现实深重苦难的无奈和逃避。

  西方则大不同。他们只信仰一个上帝,上帝之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没有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的权利,因此,西方追求的是民主而不是民王,追求个人权利而不是乞求上方恩赐;不寻求救世主,不寄望于圣人出世,不盼 望清官作主,而是致力于用法律来管理社会,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用监督来约束权力。

  这或许就是东方盼清官、西方无清官的原因吧。

  清官为何“第一难”

  有了清官的种子,是否就能生长出清官的果实?有句话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看煌煌千年史册,有多少 清官?正因为物以稀为贵,清官才会那么吃香。

  这就奇怪了,既然清官是官民同心、万众期待,为什么还那么稀缺?因为再好的思想种子,在恶劣的制度的土壤里, 也长不出好的苗子。

  清官首先是不能搞腐败,这是贪与清的本质区别。但在那个时候,官员要做到不腐败,太难了。因为古代的腐败,是 一种制度性腐败。

  以儒治国,说白了就是人治,家长式的专制统治。被老百姓传颂的“清官”,一般是地方官员或是有过地方任职经历 的官员。这是因为地方官与老百姓距离最接近、接触最直接、感受也最深刻。古代地方官行政兼理司法,权力高度集中,绝对 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

  按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说法,中国古代没有数目字管理,财政制度上提供了贪赃的便利。比如“耗羡”制度。古代用白 银作为税款上交,银子在兑换、熔铸、运解中会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称为“耗羡”或“火耗”,而这是由地 方官自行决定征收比例,收了自己用作公务补贴,也不必上交中央,这笔预算外收入,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制度上这么大的 窟窿,那还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

  再有,古代的官员俸禄都不高,特别是明清时期,官员薪水相当之低,甚至达到了生计都难以维持的地步。比如著名 的大清官海瑞在当县令之时,就要靠挖野菜才能吃饱,母亲过生买两斤肉都被当作稀罕事传到总督那里。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在升任途中,居然要以萝卜充饥,穷得仅有一袭官衣蔽体。这样的境界,令人高山仰止,但也望尘莫及,恐怕很难让大多数人 仿效。

  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儒家学子,经科举入仕后,并不都是奔着腐败来的。但环境如此恶劣,手中的权力如此之大,制 度的漏洞如此之多,合法的薪水如此之低,慢慢地,批判的武器抵不过武器的批判,理想的光环褪色了,与现实同流合污了。 想想也是,在贪腐的制度温床上,指望人人都“坐怀不乱”,太不现实。

  著名的铁腕反腐皇帝朱元璋杀贪官杀得手发麻,也没有遏制住前腐后继的势头,反倒总结出了一个“新官堕落规律” ,可见腐败的惯性之大。官员只老老实实在火耗上吃点拿点,不另外再搞贪污受贿,就算是好官了;像包拯、海瑞那样奉公守 纪、纤尘不染的清官,注定只能是异数。

  何况,清官不止清廉,还要清正,就是明镜高悬,执法如山,这就更不容易了。当然,古代也讲奉公守法,但儒家更 讲宗法,重伦理。秦汉及以前好官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但两汉之后就变成了清、慎、勤,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差异来 。因此,在当时,煌煌国法抵不过当权者的一句话,得罪了当权者还会招来杀身之祸。西汉清官赵广汉的悲剧就很说明了这点 。

  当时,京兆尹赵广汉调查丞相魏相家中一起奴婢命案,由于丞相极不配合调查,于是,赵只好带领差役进入相府第审 问魏相夫人。当时担任国家监察高官的萧望之却上奏皇帝说赵广汉辱没大臣,有违伦理尊卑。结果,秉公执法的赵广汉反而被 斩首示众。

  看来,清官不仅要当苦行僧,一个不小心,还会送命,除了极个别坚毅卓绝之人,谁还愿意做清官?

  清官为何易成牺牲品

  清官流芳千古,后人景仰,然而在当时,清官的处境很不妙。在污水横流的地方,单独的一泓清亮泉水是那么刺眼。 官场中,清官举步维艰,不仅被冷眼相待、排挤在外,还会成为清者出局、腐败升迁的官场潜规则牺牲品。

  古时清官被贬被杀的相当多,像包拯、海瑞、于成龙那样终成善果的凤毛麟角,并且他们也都还有被贬或下狱的经历 。为什么清官容易被打击陷害?

  从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清官是道德君子,贪官是卑鄙小人,但中国社会,君子往往都 斗不过小人,君子光明正大,不屑使用阴谋手段,而小人躲在暗处,无所不用其极,把人往死里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 由于妨碍了朝廷上下各路贪官污吏在江浙的财路,遭到当时很多官僚的忌恨和陷害。还好他遇到的是康熙,要换了一个昏庸点 的皇帝,早就下课了。

  清官势单力薄,在朝廷没有什么势力。古代官场,是由一张张关系网、一个个利益集团组成,官员之间利益纠缠,官 官相护大行其道。清官以无党无私为荣,不投山头,不搞人身依附,拣尽寒枝独自栖。惟其这样,才能秉公无碍,但也因为这 样独木难支,容易被折断。

  清官私下也没有什么朋友。这也好解释,水至清则无鱼。清官一般都是道德完人,有道德洁癖,也自然不屑与“污秽 小人”为伍。史料记载,包拯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故人、亲党皆绝之”,而海瑞的性格“孤僻偏激,刻板古怪,不 近人情”。

  海瑞被嘉靖皇帝打入死牢后,官员何以尚上书为海瑞求情,因此被打了一百板子,关进了镇抚司狱,可谓是患难之交 。后来,海瑞出任南京右都御史,何去拜见他,海瑞将他的座位设在了靠边的角落里。何说:“我们曾经并肩战斗,结有情谊 ,难道你不能以客礼待我吗?”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何以尚当即离去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不过想想也是,在那时的环境中,如果从众一点,随和一点,讲情面一点,随大流一点,恐怕也就做不成清官了。

  清官到底有多能

  清官,被老百姓视作精神寄托、救命稻草,甚至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历史上,清官真是如此神通广大吗?

  古时的地方事务基本上由地方长官“一锤定音”,地方官的能力和官德完全决定了一方百姓的安危祸福。清官在地方 任上,减免苛捐杂税,锄强扶弱,伸冤昭雪,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的事。因此,清官治下之民,幸福像花儿一样。

  不过,贪贿之风盛行的环境中,一小缕阳光怎驱散得了满天的乌云?清官的善政仅能造福一方,并且往往人去政息。 当时的世道,清官太少,贪官太多,老百姓好日子过不了几年,又要重新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总之,偶然出现的一两个清官 ,也拯救不了民众水深火热的命运。

  那么,清官为何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呢?清官为皇帝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帝为什么不愿重用 清官?

  在古代的政治生态下,清官一般在地方主政,在朝廷谏言,但很难入阁拜相,进入权力中枢。海瑞当时的名气非常之 大,最后的官职也很高,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官阶二品,但只是个闲职。因为万历皇帝说海瑞:“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 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看来,皇帝只是把清官当作教化工具、精神标杆,但并不作为中流砥柱、股肱之臣。

  这并不简单说是昏君就不用清官的问题,就是推行清官政治最大力的康熙,对清官的任用也颇有考量。施世纶,是《 施公案》的主人公,和包拯、海瑞一样被民众称为青天大老爷的人物。有人推荐他出任湖南按察使,康熙却说:“朕深知世纶 廉,但遇事偏执,民与诸生讼,彼必袒民;诸生与缙绅讼,彼必袒诸生。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谷之事, 则相宜耳。”改授其为湖南布政使。

  皇帝并不欣赏清官那种近乎偏执的强硬。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是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棋局,而清官偏激的个性和 一味强硬的手腕是行不通的。典型的如王安石,他是古代少有的生前没有纳妾死后没有余财的清官,也是少有的能够在最高政 治舞台施展自己抱负的政治家,但是他的改革却因为操作手法太过理想主义而宣告失败。

  这是否也宣告了历史上清官政治的失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