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一厂家属院琐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07:47 大河网-大河报

  □施静1959年,我的外公为支援内地建设,随印刷厂一起从上海搬到郑州。外公带着我们住在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南家属院。该院位于郑州市纬五路和经五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是一个由南方人和本地人混住的大院。当时院里的南方人多是举家北迁,所以院里经常听到苏沪一带的吴语,看到屋檐下用竹篾编成的菜篮。整个家属院共有十几排平房,每两排房之间有一个公用水池,供十多户人家洗洗涮涮,虽然用水过程中少不了磕磕碰碰,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像一个大家庭,互相照应着,不分你我。

  那个年代的住房由单位按工龄、居住人口等情况分配,少的一间,多的两间。每间房约有20平方米,没有餐厅、客厅、厕所、厨房之分,一进门便是饭桌、木板凳、简易床,物质的贫乏让本来拥挤的家看起来空空荡荡。当时我家有两间房,外公住外间,我和爸妈住里间。屋里除了一般家具外,还有爸妈结婚时从上海买的带镜子的五斗柜、床头柜、方桌加一对沙发椅子,在别人看来非常阔气,特别是那对沙发椅子,成了我和小伙伴最好的蹦跳娱乐工具。

  20世纪70年代,除了主食外,家里没有更多的副食品。那时邻里之间没有什么隐私,谁家买了什么,谁家吃什么,在水池边一目了然。我那时年龄小,深得大家宠爱。我经常游走在几排房子之间,吃过唐妈妈家的扬州炒米饭、徐外婆家的上海馄饨、周伯伯家的无锡肉面筋、张叔叔家的郑州卤面,方伯伯家的红薯饸饹面……我们家是南方人,擅长做红烧鱼、红烧肉,每次做好,总让邻居们品尝。赞誉声中我妈也教他们如何做,久而久之,邻家的张姐也学得做一手好菜。为了改善伙食,爸爸和邻居方伯伯每逢周末便一起骑车到十八里河摸河蚌、泥鳅、黄鳝、鱼虾等,曾有一次方伯伯还捉了一只脸盆大小的老鳖,让大家羡慕不已。那时他们总是满载而归,我和小伙伴为此欢呼雀跃,认为又可以美餐一顿了。

  那时没有电视机、电脑,收音机也少得可怜,我们的娱乐生活多是自娱自乐。女孩子平时最热衷的游戏是跳皮筋儿、扔沙包、踢毽子、攒糖纸;男孩子则喜欢摔面包、推铁环、爬树。有时厂里组织全院20多个孩子,举办各类活动:打苍蝇比赛、出板报、排练童话剧等。我也担任过一些小角色,用硬纸做成小鸭子、小兔子头饰,装扮成小动物在弄堂里进行表演,引得不少人观看。

  那时觉得时间很漫长。白天,大人们在单位上班,我和小伙伴在院里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夜里,我们围坐在家人身旁,听大人讲故事,与大人一起猜谜语、看星星。我和同伴们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着,就像罗大佑《童年》那首歌所唱的“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