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驻华机构负责人说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10:52 南方周末
西方驻华机构负责人说奥运
  2008年3月31日,北京,数百名境内外记者报道奥运圣火欢迎仪式,一百多天后,他们还会来 范继文/图

  他们为中国政府提供了什么建议;他们认为北京奥运筹备中有何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当局该如何对待西方记者;他们是否认为奥运会是中国进步的机会

  德国驻华大使 施明贤

  去年随访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华上任,来华前担任过德国外交部法律司司长、政治司司长。在默克尔接见达赖喇嘛使中德关系陷入低谷后,施明贤一直在巨大工作压力下,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对奥运准备工作的总体评估

  首先我要说一说一些新的建筑的风格,例如鸟巢、水立方特别好,还有其他的基础设施都一样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机场,扩大地铁线,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对我个人来讲,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北京的市民,还有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他们都怀着很深的感情,等待着奥运会。

  我认为中国举办奥运,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能够向世界展示它是一个现代的国家,充满活力,正在融洽地和其他大国一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整个场地、绿色奥运,这会使北京的北部地区也能够成为绿色,这非常好。我认为就基础设施来说,准备工作是出色的。

  看到北京城市的变化,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外国记者该如何对待

  去年年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布了一个规定,规定在奥运前以及奥运中如何接待外国记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关键是要落实。

  我认为这是可以评估一下中国如何给外国媒体一个开放式的报道的机会。

  两万多名来自国外的记者进行奥运报道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有积极的报道,但也会报道他们认为不足的地方,因为整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不足的,所以对这些负面的报道,你们应该冷静地接受。我深信,如果中国冷静地对待媒体的报道,包括负面报道,那中国就能向世界显示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现代化的国家。因此我认为中国如果能够全面落实上述对外国记者报道的规定,才肯定能够圆满、成功地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请记住,正面的新闻从来不是新闻,人家根本记不住的。

  关键是要向世界全面地介绍自己多样化的和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感到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外国的报道。

  中国能否让我们体会到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待、听取和了解那些来自国外的记者和其他人员的观点?尽管他们有时和中国官方的观点不一样,可是这本来就是奥运的应有之义。如果中国能接受这种状况,我们在国外也可以了解一个更开放的中国。

  ●存在的问题

  就问题来说,主要是环保和环境问题,空气污染很厉害,特别对某些运动项目来说很厉害。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别在交通方面,还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减少汽车上路、尾气排放,以及在郊区搬迁一些工厂,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我个人正期待着,看看中国政府在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有关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仅对奥运重要,对北京老百姓未来的生活质量也很重要。

  ●建 议

  安全警卫工作,就安全方面来说,由于过去恐怖主义的活动,使我们比过去更加注意安全方面,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但是重要的是,在安全的背景之下,要注意平衡,一方面要考虑运动员和客人的安全,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但是一定也要考虑这些措施不要阻止运动员们相互交流,以及和北京当地老百姓的交流。

  运动会结束后,我想哪个国家获得多少金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奥运结束后大家对此次奥运的回忆,回忆起来,一定主要是北京的城市和老百姓,以及对世界怎么开放,包括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我非常希望在奥运村,各国的运动员能够多交流、多接触、多认识,人和人的交流,奥运的本意也就是这个。

  因此,赛后要给参会的运动员和体育人士一个机会,多了解北京市和北京老百姓。

  同时,由于来参加奥运的客人多数是体育运动方面的人士,因此对北京市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情况,也应该要多介绍,让他们了解。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