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电影制片厂前厂长萧穆少将追忆萧明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15:33 周末

  我与华姑

  -本报记者 周 益

  在北京师范大学为纪念百年校庆而出版的《北师大英烈传》中,有一段萧明华烈士的生平简介,这是关于她的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在这个简介中,记者了解到萧明华是父母最宝贝的幼女,在十五六岁时就成了家中的小主人,全家人都对她言听计从……这些跟她最后走上革命道路有什么关系?她的家人现在身居何处?采访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了解到曾有一个人为萧明华烈士写过传记,而他就是萧明华的大侄子萧穆(原名萧宏志)。萧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前厂长,少将军衔,曾组织拍摄了《大决战》等多部革命军事巨片。

  4月1日,年近八旬的萧穆将军在家中告诉记者,他至今还保留着萧明华烈士与他的最后一次通信,在这封信中,除了对亲人的嘘寒问暖,最重要的是“华姑坚定了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

  她是祖父的掌上明珠

  在关于萧穆的介绍中,记者看到他的祖籍是广东省潮阳县(今潮阳市)歧北墟宅美村,那为什么萧明华和他都会出生在浙江嘉兴呢?

  萧穆告诉记者,清末,潮阳县就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华侨县,因为地少人多,很多人不得不到外地去谋生存,有的去了海外,有的则投靠各地的同乡会。

  “我的祖父萧子山就是在那个时候去上海的,离开家乡时身上只带了8块银元。”萧穆说,“到上海后依然发现生活难以为继,祖父就把家搬到了离上海很近的浙江嘉兴,在那里做过杂工、厨师、水果商贩,最后经营手工织袜作坊,生活才渐渐安定起来。”

  萧穆的父辈均出生于嘉兴,他的父亲是家中老大。因为自己没什么文化,萧子山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

  “除了一个叔叔和长年患病的大姑,包括我父亲在内的父辈大都读到了大学。”萧穆说,“萧明华是祖父最小的女儿,从小聪明伶俐,是祖父的掌上明珠,家里人都叫她‘华宝’。”

  抗战爆发时,萧子山的织袜作坊已经在帝国主义大型工业的挤压下破产,为避战火不做亡国奴,萧家历经千辛万苦,举家迁往大后方重庆。

  “我的父亲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华姑的学业其实是我父亲支持下完成的,因为她只比我大7岁,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要好。”萧穆说,“小时候的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只知道当年中学开学时就是华姑送我去的。”

  1941年萧明华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因为成绩优秀,被学校选送到在青木关举办的国语师资训练班,学习国语注音符号的应用和教学。

  “萧明华国语注音符号学得很好,甚至能用国语注音符号写文章,这就为她日后的经历埋下了伏笔。”萧穆说。

  根据当时的规定,中级师范毕业生必须任教两年方可继续深造。1943年秋,萧明华在当了两年小学教员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虽然四川白沙是个小城镇,但抗战期间,这里荟萃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如许寿裳、台静农、李霁野、魏建功等。

  萧穆说:“因为华姑的成绩非常优秀,给台静农等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上遇险,沉着冷静不让须眉

  抗战胜利后,萧家又开始跟着回迁,途中在长江上发生的一件事让萧穆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找了关系,萧家坐的是新式的江河号铁壳轮船,起初一路倒也悠闲,全家有说有笑。当轮船行驶到巫山县附近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艘国民党的运粮船,船上有荷枪实弹的押运士兵。因为那段水路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那艘运粮船被水流带偏了航道,两船眼看着就要相撞。

  因为双方的速度都很快,而运粮船是木船,相撞后吃亏的肯定是它。运粮船上的士兵急忙向轮船开枪,逼迫轮船转向。枪声一响,船上人都惊惶失措,乱成一团。

  “就在全家慌乱的时候,小姑却异常冷静,连忙嘱咐大家不要乱动。最后,我们的轮船因为躲避那运粮船而触礁搁浅,因为之前有小姑的安抚,我们家人才没有在船体倾斜时受伤。”萧穆说,“接着,小姑又指挥我和表妹组成生力军,把全家安全送到岸上,祖母就是她背着上岸的。当别的人家在为丢失的财物而大呼小叫的时候,我们家竟然一点没有损失。”

  等全家安全上岸后,萧明华带着萧穆到巫山县城中找好旅馆,直到深夜,一家人终于狼狈不堪地安顿了下来。

  “我当时又累又困,在旅馆外找到个竹椅就坐下睡着了。但是不一会儿,小姑过来叫醒我,说屋外露水重,晚上容易着凉,要我进屋去睡。睡眼惺忪中,我看到小姑依然在忙里忙外。”萧穆说,“她的沉着冷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家人回到南京后,萧穆的祖父希望落叶归根,回潮阳老家去住,萧穆的父亲因为工作的缘故离不开南京。于是,送父母回老家的重任又落到了才24岁的萧明华身上。

  “华姑把祖父送回潮阳后,就立即去了北京读书,想不到当时的分别竟然成了永别。”萧穆说。

  归来兮

  当萧明华去北京读书后,萧穆只能通过书信与华姑联系,学习、生活、理想,他都愿意跟她交流。在华姑的来信中,萧穆得知萧明华毕业后,应恩师台静农先生的邀请,将去台湾工作。

  萧穆说:“台湾因长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强制将‘日语’定为‘国语’,当地居民一般讲闽南话和客家话,语言不能相通。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语言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我小姑在父母的熏陶下会说潮州话,而潮州话跟闽南话比较接近。为了在台湾推广国语,有着语言优势的小姑就成了合适的赴台人选。”

  “小姑到台湾后,我和她依然保持通信,有时候她还会寄照片回来。有一次她寄回一张与男人的合影,信上说这是他们的结婚照,我们一向知道她独立自主,所以家人都祝福她。”萧穆说,“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其实没有结婚,那张照片其实是三个人的合影,她的身边还有一个人,但被她剪去了。”

  “我和小姑的最后一次通信是在1949年,我的信是在南京解放前寄出的,她的回信是南京解放后来的,之后我们就不能再通信了。”萧穆说,“我在写给小姑的信中,谈了自己对前途的迷茫。小姑在回信时大大地鼓励了我,她特别支持我去参加革命。于是,收到信不久,我就参加了解放军。”

  1951年,远在重庆的叔叔突然叫萧穆和父母去重庆一聚。“我们到了以后,才知道叔叔是要告诉我们,华姑去年被国民党枪杀了。”萧穆说完,沉默了很长时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组织上追认华姑为革命烈士。”萧穆说,“这时,我们家才知道华姑去台湾是做情报工作的,直到被捕的最后一刻还向同志们发出了警报。她的战友和同事,同时也是我叔叔的好朋友朱芳春老师告诉我,他当时正是收到警报才幸免遇难。”

  “后来,她骨灰被送回了内地,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她的墓碑上的字是朱老题的,墓碑的背面没有写她的生平,”萧穆说,“只有三个字……”

  这三个字是——“归来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