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623年轻干部落马59岁现象变35岁现象(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04:21 华龙网-重庆商报

  个案点击

  因赌球欠债套钱225万

  33岁副科长一审获刑10年

  因沉溺赌球,欠下数百万赌债,本有美好前途的沙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资产科副科长丁某,骗取我市某公司的信任,收取该公司225万元“土地出让金”用于还债。33岁的他在2006年8月被市一中院以诈骗罪一审获刑10年。

  据悉,丁某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时只有32岁,仅大专文化的他通过努力于2003年被提拔为副科长。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却沉迷于网络赌球。为了赌球,他四处借债,不到1年,便欠下了200多万的赌债。

  为了还钱,他利用业务的便利,骗取我市某公司的信任,从而套得了该公司上百万的钱,用于偿还自己欠下的赌债。自知罪责难逃的丁某于案发后,到了检察机关投案自首。起诉时,检察机关指控他涉嫌的犯罪是贪污罪。

  本版稿件由 记者徐勤 实习生 朱希采写

  新闻纵深

  “35现象”比“59现象”更可怕

  市检察院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贪图享乐、沾染不良嗜好是年轻干部出现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35岁现象”比起“59岁现象”将会更可怕,因为它的潜伏期更长,危害性更大。

  市检察院称,有的年轻干部错误地认为,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重要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因此在经济消费上与人攀比,他们为满足自己奢侈的消费,不惜走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犯罪道路。如万州区委党校出纳员张某与会计林某,在9年时间里合伙贪污公款达72.6万元,用于购买名牌商品,以及其它的奢侈性消费品。还有的年轻干部为讲感情,将公家的钱借朋友。其中,某酒厂出纳员鲁某,就是为满足男友赌博、开茶馆等花费,先后挪用公款14余万元,走上了不归路。

  商报快评

  把“少壮派”列为预防重点

  ■许媛

  目前,职务犯罪现象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疾病。前些年披露的腐败案件中,较多的是“59岁现象”:一批有权势的人在临近退休时狠捞一把,疯狂敛钱。而当人们对“59岁现象”不再陌生时,贪污犯罪年轻化的“35岁现象”又悄然登场。

  如果说“59岁现象”反映的是再不捞就没机会捞的最后疯狂,那么,“35岁现象”反映的则是得机会就捞的肆无忌惮。有数据显示,近年落马的“70后”、“80后”,大多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或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们热衷于过奢侈生活、豪赌。由于法纪观念欠缺,这些“少壮派”腐败起来,胆子更大。

  遏止职务犯罪年轻化现象,既要“惩治于既然”,更要“防患于未然”。专家认为,应把35岁以下的年轻人列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年轻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基层选人用人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对此类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惟有全方位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改革与制度创新,才能让职务犯罪中的“XX岁现象”寿终正寝。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