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为什么一定是对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06:20 都市快报

  

救人为什么一定是对的
救人为什么一定是对的
快报

  快评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李建华“救歹徒”,引发了争议。其实,这是一个不必论争的问题——救人一定是对的。因为已屈服的小偷,就是“前小偷”;已屈服的歹徒,就是“前歹徒”。屈服者,其实已是“俘虏”;“俘虏”要“优待”,这是基本道理。如果此刻依然“乘胜追击”,你杀死他也不难,但那不仅不仁,而且防卫过当。对被抓获、已屈服的小偷依然大施拳脚、痛打“落水狗”的“出气解恨”行为,时有所见,那当然是违法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建华的行为,不仅是仁,而且是大仁。以对方屈服为分界线,此后施救没有错,见死不救则是不仁。倒是此前的搏斗不一定对头——因为你若力所不逮,则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本来对方只“谋财”,结果演变成“害命”,这样的悲剧之例已有不少。

  李建华不仅救人一命,而且救人一“心”。母亲辈的李建华,对儿子辈的劫匪丁某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这就是救活了一颗心。在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干儿子”,这应该看作是为了方便救治的姑妄言之。“大仁似愚”,对此,我们应该理解。

  毁掉一个人很容易,救活一个人很艰难。都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一个文明社会的历程,就是将人的兽性控制于最低,而将人性发挥到最高的过程。母亲李建华、老师李建华——她有着真正的天使之心。国内国外,类似“天使在人间”的事情,都有先例,相信今后依然会发生。

  恻隐之心,天使之心——人是需要恻隐之心的。先贤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相信李建华不是不知道“是非”,而是“恻隐之心”与“是非之心”的双重拥有。孟子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着恻隐之心的李建华,其仁其义,恰是当今浮躁社会所需要的。

  法与德的社会功能并不完全一样——法能治国,德可树人;以法治国,以德树人。以德树人的天使如今就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认知她,并化作自己的精神养分。

  向退休女教师李建华致敬!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