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人形象》言论 :雷锋具有公共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11:58 央视《我们》

  嘉宾观点,不代表本节目立场。

  雷锋推动了我们中国人的国民性向着与人为善,具有公共精神,也就是关注公众利益,把为人民服务融解在自己工作中。

  ——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 赵启正

  那个大航海时代是一个让中国人觉得很骄傲的时代。

  ——青年作家 张悦然

  辜鸿明是一个在国外出生的中国人,而且完全是在西学的,西方思想文化熏陶中长大的人,他转回中国大力提倡中国文化。

  ——香港大学研究员 甘阳

  李白的那种自由和浪漫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应该珍惜的。

  ——经济学家 李青原

  文明人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有清楚的规则,需要有非常好的执行,又有一个公众的意识,还有一种风气。

  ——经济学家 李青原

  当你发现周围的人不断地在违规,不断地在改的时候,你就不知道界线在什么地方

  ——青年作家 张悦然

  开公共汽车的司机肩负着维护交通文明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交警观众

  大家能不能够传承一下咱们中国最古老的温良恭俭让和浪漫的这种精神,这种作风?

  ——公交司机观众

  当我们看到这种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要仗义地出来,来阻止它。

  ——谷歌的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

  我们这社会,要容得住批评,容得住人家说你不对。那我检查我(错)在哪儿。这样才能文明,这样才能进步。

  ——交警观众

  官员的车要谦让,不要与大家的车去抢道。

  ——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 赵启正

  我们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改革,可能要换一种方式,就是心态更从容一点,做事速度宁可慢一点,慢一点会有质量。

  ——香港大学研究员 甘阳

  中国人首先需要建构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家园和一种标示一个人的价值,标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尺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喻国明

  社会要真正搞得好的话,守法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香港大学原校长 王赓武

  不要以大多数的名义来谈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谈你自己的看法。

  ——空间艺术家 王建伟

  在新的时代里面,我们要通过一个文化的自掘,能够整全的把它展现出来。

  ——北大哲学系教授 陈来

  如果中国作为崛起的力量越是被看作是基于文化价值观的一种力量,那么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就会越发友善。

  ——意大利《共和报》驻中国首席记者 拉普尼

  大学生群体在二十一世纪一定要承担起未来这个民族发展的这个重任,一定要关心社会,关心民生。

  ——农村工作志愿者 白亚丽

  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形象应该是礼貌、礼让、礼仪、美德、儒雅、文明、奋进、进取、自信、自强、自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