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多数法学专业学生学非所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11:32 法制日报
经济法学专业就业率最高 麦可思公司的数据显示,就专业来说,在法学类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是经济法学95%,以下依次是国际法学94%,社会学84%,民商法学84%,其他法学专业83%。 在毕业半年之后,法学类毕业生平均月薪中位值为2000元,低于全国211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中位值2500元,与全国其他本科院校平均月薪中位值持平。 法学类毕业生的平均求职花费1935元则要高于211院校毕业生的花费1374元,比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1530元也高出不少,其中耗费最大的民商法学专业竟然高达4400元。 但法学类毕业生毕业时掌握工作的能力42%要高于211院校毕业生41%,也高于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39%。 法学类毕业生毕业半年之后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满意度较高,为88%,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均为87%。 全国法学类专业本科就业率前五名的省市依次是,山西,北京,广东,重庆,河北。 全国法学类专业毕业生流向排名前五名的行业依次是,除财政以外的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司法、安全、公安机构、法律服务业、银行业、教育服务业。 多数学生学非所用 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和地区是怎么样的呢? 麦可思公司的数据显示,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排名前5名的依次是:办公室职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法律职员,其他法律助手,法官及助手。 全国法学毕业生流向的地区则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55%,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37%,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6%,中西部不发达地区2%。大多数学生是“孔雀东南飞”。 法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流向依次是:省会城市43%,地级城市31%,直辖市26%。 当被问到选择法学的理由时,42%的人表示出于兴趣爱好,18%的人看好就业前景,还有大学调剂、学术名声等其他理由。 就业冷与招生热的反差 10年前,一个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都有机会进入国家司法机关,即使不能到司法机关工作而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也不会很难。但现在,进入司法机关或当公务员,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奢望。就业难、找工作难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共同的心病。 法学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近年的事,上个世纪末就有显现,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全国214个学科专业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当年排在187位,2005年则成了“老末”。 但与就业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每年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减反增,招收法学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国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23人到2007年的10多万人数增长了448倍。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292所,2005增长到559所,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法学院系,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数十万。而在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三所大学设有法律系,仅招收200多人。 法学毕业生就业为何会如此艰难?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一针见血地指出,供大于求是主要矛盾,他形象地说,法学专业成了街上的大白菜。第二个原因就是法律职业的门槛提高了。他说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挡住了大多数学生进入司法机关、律师业、公证业以及国家机关的去路。而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是现在国际流行的也是现代国家必须的资格考试。 学者也持类似的观点,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国法学教育论坛上,不少学者就指出,近年来法学教育的过度膨胀已导致毕业生供求比例的失衡,由此造成法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许多本科毕业生不知自己何去何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之后,法学教育的这种窘境更加突出。”一位学者如是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