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上涨给中国农业敲响警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1:44 国际先驱导报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何昌垂

  “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粮食,任何时候都要自给”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面对粮价带来的困扰,各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是否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4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就此专访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域代表何昌垂先生。

  米价上涨原因复杂

  《国际先驱导报》:这轮米价上涨导致的米荒,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何昌垂:首先,我不希望把它叫做“米荒”。尽管目前国际大米市场供需比较紧张,但总体来看,不应该也不可能造成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饿死人现象。和那时相比,现在各个国家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从亚洲来看,贫困的程度跟贫困的人口也比70年代少多了。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说这次涨价是因为越南等国家发生了虫灾。

  何昌垂: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个别国家的因素。目前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受国际油价上升影响,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需要的交通运输、仓储,甚至包括杀虫剂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成本都在上涨。第二,灾害性天气导致不少国家农产品减产。第三就是粮食库存量减少。

  最近一段时间大米价格不理性飙升,跟一些国家的政策措施有直接关系。几个主要大米出口国都对出口做了限制,这进一步引发大米进口国心理响应,他们增加了进口订单,所以引起供需矛盾拉大。

  “动乱由粮荒引起”说法不准确

  《国际先驱导报》:世行说有33个国家因此陷入动荡。

  何昌垂:粮价上涨可能是导火线,如果把它作为引起动乱或动荡的主要原因,就太简单化了。一些国家陷入动荡,还有其他原因。

  我们应该强调,当前粮价上涨确实给低收入的粮食进口国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具体地又把困难转嫁到城市贫困居民、失去土地的农民等边缘群体身上。这部分人家庭收入的60%~70%往往是花费在粮食上,对他们来说粮价上涨10%就是很难承受的了。

  《国际先驱导报》:亚洲对于全球粮食安全扮演着什么角色?

  何昌垂:以大米为例,亚洲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地区。全世界大米总出口量在3000万吨左右,泰国就占了近1000万吨,印度、越南和中国也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国际粮食市场三分之二的大米贸易来自亚洲国家的出口,亚洲国家对世界大米市场的存量、价格、贸易现状有重大影响。

  “中国粮食威胁论”不负责任

  《国际先驱导报》:在你看来,中国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吗?

  何昌垂:温总理明确对国际社会说,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还有4000万到5000万吨大米存量。我相信这一点,因为中国历来对粮食生产很重视,库存也比较丰厚。虽然中国不是大米主要出口国,但毕竟是出口国之一。现在即使进口部分大米,也是高端消费。

  《国际先驱导报》:但还是经常有人提出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你怎么看?

  何昌垂:我的看法是,中国粮食自给率占95%~97%以上,而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农业生产恢复很快,修正政策很容易。所以我想,那种说法是不公平的,把国际市场价格归结为中国因素,甚至把粮食短缺归结为中国因素,这是带有政治性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对你提出过这个问题吗?

  何昌垂:有啊。比如美国有一个国际粮食研究所,他们提出当前粮食价格增长问题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中国和印度需求增加。

  《国际先驱导报》:他们会不会觉得你的华人身份特殊,所以不接受你的观点?

  何昌垂: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粮农组织科学分析的结果,是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作为对中国政策观察,对中国粮食市场监测以及对整个国际粮食市场情况综合之后得出的结论。

  重视农业是根本解决之道

  《国际先驱导报》:这轮米价上涨解决的出路在哪里?

  何昌垂:我最近经常重复的观点是,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飙升是个事实,反映出的核心问题则是对农业生产相当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农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行业,这个行业如果很脆弱的话,实在不得了。然而世行、亚行以前对农业都不感兴趣。

  粮价上涨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还要加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我们粮食,任何时候都要自给。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