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差额选兴扩大党内民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2:19 南风窗
差额选举突破 在中国,人民民主的进程是由党内民主进程带动的。党代会是观察中国政治的风向标,而党代会选举更是观察中国民主进程的参照物。 在中共十三大上,执政党首次提出了在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中实行“差额选举”的选举方式。这一选举方式写进了修改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可以先差额预选,然后正式选举,也可以直接差额选举。 之后,对于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差额选举有过几次实践,但是,差额比例最高未超过10%,最后,差额比例统一为5%。 在十六大时,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委委员差额比例分别为5.1%、5.7%、5.8%。而十七大时,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纪委委员差额比例突破了保持多年的5%的比例,达到了8%。 此外,在党代表的选举方面,十七大的进展更大,十六大时,党代表的差额比例为10%,而十七时,这一比例达到了15%。 党代会差额比例的增加,使党员对党的领导机构——全委会成员的选择有了更大的选举余地,这使党内民主得到扩大,并带动人民民主不断取得进展。 在去年的十七大召开前,关于中国民主的路径,学界进行了热烈的猜测和争论,不过当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开幕式上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做完工作报告后,一切的争论自然平息。宪政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均未在报告中被表述,中国仍将坚持目前的民主政治模式,并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但是,对于中国民主的路径,外界仍然充满了猜想。 考量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两次重要的会议: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两会,种种迹象表明,扩大差额比例、差额选举层次扩大和上移似乎是中国民主短期内,亦或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必由之路。 因为,虽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实践,截至目前,中国的选举仍未达到1979年选举法修订时规定的“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3至1倍,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5至1/2”的目标。 有鉴于此,对于中国来说,民主改革的首要目标恐怕是应该首先实现选举民主。因为,如果不能实现选举民主,谈论其他民主无疑都是奢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