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王小波鲜为人知故事:大学前和李银河恋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14:39 新民周刊

  王小波的去世是当代文坛的一大损失,还原他的大学生活,算是对他逝世11周年的纪念。

  撰稿·黄 平

  考上人大

  1978年5月,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青年工人王小波,第一次走进高考的考场,在此之前,他“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1977年冬,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皆可报名。由于父亲尚未平反,心存疑虑的王小波这一年没有参加,倒是弟弟王晨光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顺利考上了。转过年来,王小波知道,自己的工人生涯应该结束了。

  王小波报考的第一所高校,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据李银河回忆,复试中,王小波并没有掩饰对“郭鲁茅巴”不感兴趣,提及自己喜欢的戏剧家,他说的是“萧伯纳”。在当时乍暖还寒的气氛中,并不意外地落榜了。幸好中戏作为艺术院校属于提前招生,一个月之后,王小波还有一次机会,这一次,他报考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当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是,1978年全国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王小波成为了40万人中的一个,回到七八岁的时候到处乱跑、打枣、捅马蜂窝的人大。

  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先生,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人大逻辑学方面的教授,由于经历过“三反”、“文革”的一系列冲击,“家训是不准孩子学文科,一律去学理工”。此外,王小波对当时带有“文革”遗风的文科教育兴趣不大,在自述中回忆备考时“一背东西就困”,觉得去啃几道数学题就会好过些。就这样,他选择了人大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是当时人大这所著名的文科院校仅有的两个理科专业之一(另一个为经济信息系)。由于人大刚刚复校,没来得及发招生通知,入学的时候全班三十三人,除了两人来自湖南,一人来自广东外,全部来自北京。据其中的钟明先生回忆,班上三分之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三分之一是“老三届”返城知青。此外,班上像王小波这样属于“家庭出身”有点问题的子弟较多,这一专业当时考虑到相关政策可能对他们略有倾斜。

  与实验室相伴的日子

  在日后的回忆里,王小波极少提及自己的商品学专业,目前的相关研究也略去了这一阶段。不过,这个王小波兴趣不大的“洗试管、洗烧杯、洗漏斗”的专业,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950年,为了配合当时的国家建设方针,人大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八大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系、工厂管理系、合作系、贸易系、法律系、外交系等。商品学专业的前身,可以一直追述到合作系,原本是其中的一个教研组。1978年,商品学“试招生”(一直延续到2004年这一专业被取消为止),只招理工科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就当时的教学安排而言,商品学在人文社科气息弥漫的人大,显得十分“另类”。据见证了商品学发展历程的人大环境学院王平书记回忆,大一大二学生以基础课为主,课程大致以化学和数学为主,兼及物理。化学尤其重视,四个学期都有教学安排;数学则是整个人大最难的,但是授课老师朱光贵先生非常善于讲课,颇受王小波及其他同学欢迎。朱老师毕业于北大物理系,“一毕业就被空军要走,在航校教了半辈子高等数学,一直没有搞成他喜爱的物理。‘文革’后调到人大”。当时商品学这个班每到聚会、郊游或是最后的毕业聚餐,总是邀请朱老师参加。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里曾经写道,“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授的数学教师,他使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

  大三之后,商品学分为两个方向:食品商品学与纺织品商品学,王小波选择了前者。在日后的回忆里,他印象很深的是其中的八大名酒品酒课。此外,商品学专业独有的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实验室在人大现在的西北门一带,是一间宽敞的平房,里面的实验设备以化学方面居多。尽管做毕业论文里的萃取实验的时候一周“漏掉了五大瓶氯仿(麻醉剂)”,被头晕的搭档们冠以“实验室的人民公敌”的称号,那种“科学”的气氛王小波终其一生始终念兹在兹。王小波曾写道,“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对他而言,科学并不是指化学、数学等具体学科,而是意味着一种理性的对待知识的态度,其根据是“平等”和“自由”,这是和“文革”完全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以“科学”为尺度,王小波90年代以来的杂文,不遗余力地批判“国学”、道德保守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等,他称其为“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或是“救世情结”的白日梦。

  初登文坛

  日后的王小波,一直以对科学的态度来看待文学,他的文学观是“纯文学”式的——文学对于他而言,和科学相似,也是一种“超越现世、超越人类的事业”。大学期间,王小波逐渐崭露文学的天赋,大二的时候,在《丑小鸭》杂志发表了《地久天长》,这一般被认为是王小波的处女作(之前的《绿毛水怪》等手稿尚未发表)。当时文坛上流行的潮流是“伤痕文学”,这一命名来自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这一类别的作品习惯于铺陈“四人帮”为代表的历史的暴虐对普通人心灵的戕害,这时一般作品描写的知青生活多是阴暗、寒冷。

  《地久天长》也是以知青生活为背景,小说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叙传色彩,写的是叙事人“小王”与同学大许、邢红在云南的知青经历。尽管“教导员”依旧是个人格卑劣的家伙,但小说重点叙述的是三个形影不离的朋友之间纯净的友情。在当时控诉、悲愤的气氛中,这篇小说显得非常“纯净”,和主导文坛的特定的政治、历史这一类大叙述无关。某种程度上,王小波“异类”的倾向已然展露,他从来不在“潮流”中写作,排斥主流文坛那一套游戏规则。这也注定了王小波的声名与作品将长期漂流于文坛之外,直到去世后才广泛流传。

  除了《地久天长》外,王小波大学期间还发表了一篇文学评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发表于1981年第1期《读书》杂志,署名“晓波”。发表时的题目是“我喜欢这个向限度挑战的强者”,这个题目更贴切地表现了王小波潜在的写作倾向,他的作品一直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气质。王小波曾经回忆说:“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一件,那就是对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种不甘没落的决心。”《时代三部曲》中面对“无趣”的极权体制戏谑怪诞的“王二”们,在此已露端倪。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