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涌现藏族农民亿万富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17:25 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4月16日电(记者 边巴次仁)乘坐着由专职驾驶员驾驶的雷克萨斯高档越野车,多拉匆匆赶往拉萨贡嘎机场。这个消瘦的高个子藏族人,16日要飞往西宁谈一宗生意。

  今年41岁的多拉是一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在西藏经营各种农机具、汽车、大型建筑机械的销售,建筑、装修和公路工程的承揽。目前总资产已达近1.4亿元。

  越来越多的藏族农民企业家,正在成为西藏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也在创造着前人无法比拟的财富神话。

  出生在日喀则市曲美乡这个干旱缺水、以农为主的地方,多拉十几岁就跟着几个兄弟随父亲出来谋生。

  1984年,多拉一家通过帮人修建房屋挣了一点钱,于是通过各种办法在当时物资非常紧缺的日喀则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

  从此,不会说一句完整汉语的多拉开车踏上了西藏到青海的运输之路,一干就是20多年。

  这位年轻的藏族企业家喜欢称西宁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每次到西宁,都会想起当年创业的时候,很有感慨啊。”他说。

  1997年,多拉的公司在日喀则正式挂牌成立。虽然当时规模很小,但是看着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结果,多拉仍然感到很高兴。

  “是国家对西藏的优惠政策给了自己发展机遇,一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放手做生意’;二是西藏农牧民的生活普遍好起来,给了自己‘做生意的空间’。”他说。

  如今,多拉的公司拥有员工523人,经营2000多个品种,占地面积32万多平方米,2007年完成营业收入5691万元。

  多拉一年中多半的时间都在内地联系业务,同内地13个省市的企业长期保持着业务上的合作关系。多拉也从最初闹出不少笑话的语言表述发展到现在已经能说上一口算是流利的汉话。

  创造了财富神话的多拉也赢得了众多的荣誉: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全国劳动模范等,但是多拉在光环下并没有忘记家乡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乡。如今他的公司员工中80%都是贫困家庭的农牧民。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9.75亿元,对西藏税收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国有和集体经济,占到57%;2007年,这一数字改写为68.4%,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占西藏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0.6%。

  多拉的同乡群培次仁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实行免征农牧业税,农牧民手里的钱多起来,农牧区掀起了建新房的热潮。群培次仁抓住这个机会成立了建筑公司。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后西藏各地掀起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群培次仁的公司承接了不少公路、桥梁等建筑工程,生意越做越大,公司还享受了乡镇企业免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现在,他的建筑公司总资产超过1.4亿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