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四大因素促使京沪高速铁路上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17:2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齐中熙)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18日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项目从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至今,历时约18年,其中四点因素促使其最终上马。

  据铁道部负责人介绍,京沪铁路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四省三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客货运输需求巨大。在这一通道修建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十分必要。

  一是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铁路通道运力紧张的状况,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既有的京沪铁路是一条百年老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满足,尤其是春运、暑运、黄金周更是“一票难求”;货物运输请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

  2007年,既有的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

  近年来,通过电气化改造、提速改造,既有京沪铁路的挖潜已经到了极限。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在京沪铁路通道上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使京沪高速铁路年单向旅客输送能力达8000万人,既有京沪线年货物输送能力达1亿吨以上,将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铁路通道“瓶颈”制约问题,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运力保证。

  二是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要。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在高速铁路本线大量开行时速300公里高速列车,在既有京沪线保留开行部分普速旅客列车,同时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这将使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丰富的运输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要。

  三是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在京沪高速铁路所经地区表现得更为典型。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将使铁路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运量大、全天候运行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发展运输生产力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单位运量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占用或消耗,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全社会的运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是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生产力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京沪高速铁路所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将对东部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产生深刻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与高速铁路相关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建材、环保等产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铁道部负责人强调,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也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