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宁:半世书生 半世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2:00 北京大学

  1945年1月出生,汉族,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银川市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民族史、民族史学理论、民族地区经济的教学和研究。

  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2月25日,即将从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岗位上卸任的陈育宁,不仅给宁夏大学、宁夏教育界,也给中国教育界再次带来了一个惊喜:从北京捧回"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杯。这个看起来不到30厘米的玻璃奖杯,后面藏掩着怎样的分量和荣誉呢?这个奖项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华英才杂志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九家机构共同主办,从2004年开始每年在十大行业评选"创新英才"、"教育英才"等十大系列英才100位。

  在2007年度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评选中,陈育宁与闵恩泽、何振梁、吴敬琏、厉以宁等同登英才榜。"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中央部属学校占了8位,省属地方学校只有2位,陈育宁名列其中。引起记者关注的是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扎根西部,为民族教育倾注心血,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的关系,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史学专家陈育宁。"将西部、民族、突破、专家等关键词串联,一个掩隐在行政官员身份后的教育专家的人生轨迹,随着我的采访,逐渐清晰起来了。

  巴音陶亥,教育生活的开端

  1962年,陈育宁以宁夏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中国文科第一学府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穿着父亲脱下的一件超长的半旧的中山装,及母亲穿过的一件旧衬衣,他进了高等学府开始求学。6年的北京大学求学结束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知识青年到偏远地区支援当地建设的热潮,陈育宁将毕业后的去向锁定在内蒙古。西去的火车开始带着他的青春梦想,将他的人生新的开端放在了文化、经济当时都十分落后的内蒙古自治区。那时,他的人生坐标点就像一个爬上了滑梯的孩子,一直往下滑:从北京到呼和浩特,从呼和浩特到巴彦淖尔盟,从盟属的乌拉特后旗到巴彦淖尔戈壁滩上的乌梁素海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

  一年半的农场生活过去后,1970年初,他们这些大学生开始分配工作了,另一种形式的滑梯开始出现:他被分配到当时内蒙古最贫穷的地区伊克昭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从盟里又被分配到最偏远、最西边的鄂托克旗,从旗里再次被分到最西边的由移民开发的公社巴音陶亥———蒙语中"富饶的河湾"。他到新建的鄂托克旗二中教唯一的一个高中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教育生活的开端。在教书过程中,陈育宁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功底逐渐显露出来了,他大学是学历史的,当地荒凉的地貌所蕴藏的丰富历史内涵,促使他写出了一篇篇考察文章,很快,他被旗宣传部看中,调进宣传部工作。40多年后,他当年教的那个班的学生特意从各地赶到银川,没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再听他讲一堂课,他也特意为这些当年的学生讲了一堂课。

  从内蒙古到宁夏,民族地区的另种教育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指在学校里教书育人,宽泛意义上的教育则扩大到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知识。调进鄂托克旗宣传部后,工作之余,陈育宁就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教育:钻研当地的鄂尔多斯文化,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书,出版了专著《鄂尔多斯民俗》、《鄂尔多斯史论集》。还通过拍摄鄂尔多斯婚礼等形式,令一个民族史学者的面容逐渐闪现在文坛上。

  当他因工作调动离开鄂尔多斯时,就连成吉思汗的第34代孙、内蒙古草原上最后的一个王爷奇忠也感慨道:"是这个汉族人把我们鄂尔多斯文化挖掘、整理、传播了出来。"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时的陈育宁已经不再是个简单的教师了,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整理挖掘者和传播者。回忆起离开那里时的情形,他也感叹:"当我离开鄂尔多斯时的心情,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反而陷入了一种离别的惆怅,还有一种放不下的牵挂,那就是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探究。"

  1980年,新成立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调陈育宁负责科研处的工作。他研究民族历史的天地更大了,范围也更大了,尤其是在他担任蒙古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时,组织编辑出版了《蒙古族通史》,更是对民族教育中的另类途径的突破。

  1987年,离别银川33年的陈育宁调进宁夏社会科学院,他同样没忘记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内蕴,并以出版成书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组织宁夏史学工作者编写出版了完整系统的《宁夏通史》,完成个人专著《北方民族论丛》、《塞上问史录》等著作。1995年,他担任银川市委书记,繁忙的工作中,同样没有忘记银川的教育问题,教育一直是他主政银川市工作期间抓的重点工作。

  体验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财富

  2001年4月,陈育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身份,调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这时,离他担任中学教师已经整整30年了。个人身份演变的背后,是教学者和教育管理者甚至教育家的身份演变。他到宁夏大学第一次公开演讲时指出,宁夏大学的发展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即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这种思路在2008年他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的颁奖词中被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这也是他常常在宁夏大学讲的:基础、规划是龙头。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了"跳出宁大看宁大"、"跳起来摘苹果"、"借助外力求发展"、"立足单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落实就是发展"等理论体系下的教学管理。学校实现了博士点建设等多项"零"的突破。

  他抓住了学校的合校、扩招、国债项目建设、"一省一校"重点建设、省部共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中日政府间贷款等机遇,加快了学校的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齐同生代表政府给他的评价是:他"以强烈的事业激情、成熟的领导才能、厚实的学术功底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造就了一支敢于创新、适应现代化大学发展的干部和教职工队伍。在短短几年时间,让这所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动了宁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924年,梁漱溟离开北京大学时,有人问原因,他回答说:"因为觉得当时的教育不对,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陈育宁也认为,先生应与年轻人为友,就是帮着他们走路。

  陈育宁主政宁夏大学期间,作为一名教师,他带头教书育人,为学生上课,带研究生,在他的《体验大学》一书里,能发现他对学生和他的关系的注解:一是师生关系,二是朋友关系,三是两代人关系。学校给学生办的开学、毕业两个"节日"上,他每次典礼都亲自演讲,实践了梁漱溟所说的帮学生走人生大路。

  国人常有7年之痒说,执政宁夏大学7年后,陈育宁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心得和未竟的心愿呢?他说:"国家提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才兴国战略,但真正落实在基层还很难,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还没抓好。在一个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的时代,教育是个弱势产业,它缺少权力支配和利益分配,我希望看到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希望看到来自更多的对教育的帮助。少一些‘教育家’们无谓的指责,少一些人人站起来批评教育的现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