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背后的美国价值观歧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4:10 瞭望东方周刊

  一场圣火传递引发的“对撞”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特约撰稿邱丹报道

  这种媒体报道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美国价值观歧视”,而CNN就是这种歧视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许多现实客观的东西都会扭曲变形,而无法成为一种真实的诉说

  很少有一届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像2008年这样,引起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如此多人同样强烈又情绪各异的关注。

  4月9日下午,网名为“酷树”的一位中国在美留学生守在学校图书馆的互联网前,观看CNN直播的旧金山站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

  他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回忆说,“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点开了CNN的主页。果然,CNN的现场直播室里专门辟了一个奥运火炬传递的直播。因为是网络直播,加上航拍的直升机噪音很大,所以屏幕上并没有声音。看得出,今天的旧金山湾区风和日丽,加州特有的蓝色天空,加上港口整洁漂亮的建筑群,一切都让人那么心旷神怡。”

  但随后他看到的一切,彻底改变了这位中国“80后”对于这个曾被他奉为“美国新闻界口碑最好”的电视台的看法。

  “一个连镜头画面都解释不清的媒体还是闭嘴为好”

  “酷树”说,随着镜头切换,CNN的报道转到了人们夹道等待圣火的大道两旁。“那里飘扬着不同色彩的旗帜,有红蓝的星条旗,白色的奥运五环旗,加州的州旗,还有那扰人视线的‘藏独’旗---不过最多最显眼的肯定是红色海洋”。

  “但是CNN的画面停留在红色海洋的时间总是太少,或许他们更想抓住那些异样的声音。”他说。

  镜头开始不断切换,瞄准了人群,瞄准了两派人群间的中间地带,似乎有些摩擦在人群中发生,两派的旗帜混搅在一起,警察过来了。

  “整个图书馆静得出奇,人们都去日光浴了。可我的心里一点都不平静。”“酷树”说。

  镜头开始不停地在航拍和地面固定拍摄点间切换。主要的画面在迎接火炬传递手的港湾广场和大道间跳跃。远处港湾的海面上,巡逻艇用水枪撑起一幅水景瀑布,不远处,可以看见雄伟的金门大桥,很美很和谐。

  “另一边,仍然是一片旗帜的海洋---但是镜头一直对着‘藏独’的旗帜,聚焦得很好,红色的海洋似乎永远在做陪衬。”

  CNN的现场记者开始解说了,他们说,很多中国人来到旧金山,他们是奥运的支持者,是中国政府出钱雇他们来的。

  “这句话之后,镜头就再也没有给五星红旗了”,而是全都切给了“藏独”。

  “这些人就是抗议者!”CNN现场记者的口气很兴奋。

  “耀眼到充满屏幕的五星红旗就这样看不到了,一直到圣火传递完毕,我都没有看到红色的海洋。而现场是有7万多中国人助威的。”“酷树”说。

  火炬跑着跑着就从镜头里看不见了。后来得知是改道了,行程缩短了一半。

  CNN著名主播杰克·凯弗瑞(JackCaffery)出现了。他说,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垃圾,在美国的华人过去50多年以来都是“暴徒”。另一位主播、CNN“现场直播室”(SituationRoom)的当家主持沃尔夫·布利策(WolfBlitzer)竟然也默认他的观点。

  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一幕是,布利策竟然指着画面上出现的纳粹1936年柏林奥运会说,北京奥运会可与之相提并论。

  “我把电脑关了,因为我们对CNN彻底失望了。”“酷树”说,“事后我想,如果CNN是一个没有声音的电视台有多好,因为一个连镜头画面都解释不清的媒体有时还是闭上嘴为好。”

  中西方之间的“情绪大碰撞”

  在旧金山之前的火炬传递第4站伦敦、第5站巴黎,也出现了少数“藏独”分子抢夺火炬、现场媒体对此放大报道的不和谐场面。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在事后撰写了长文《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刊登于外交部网站。她说,“这一天(4月6日) 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一次碰撞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碰撞火花四溅,充满躁动”。

  这个“碰撞”甚至还卷入了娱乐圈和文艺界。

  就在好莱坞明星米亚·法萝、乔治·克鲁尼和李察·基尔表示“抵制”的同时,著名华裔电影人陈冲4月9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英文文章,以亲身经历阐述,对火炬接力的抗议“根本不顾现实情况”,“中国民众是自豪的民众”,“我们需要开放思想并放长眼光”,奥运会不应该是个“政治的竞技场”。

  香港影星成龙则在CNN的另一档节目《亚洲名人聊天室》(TALKASIA)中表示,“奥运关乎奥运本身和体育精神,不应涉及政治,所有人都应该支持”。

  近年来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影星章子怡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我的心,与圣火同行》的文章,她说:“过去几天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巴黎及旧金山的一些不愉快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些西方政客的别有用心以及媒体的偏见,这与全世界善良人们对于北京奥运的美好期望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与此同时,国内网民创作了歌曲《做人不能太CNN》,城市白领间广泛用手机短信传递着“抵制家乐福”的信息。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陈志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把这次风波称为“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一次情绪大碰撞”。他认为,西方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和不接受”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爆发性宣泄”。4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民众心目中对世界稳定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

  傅莹大使也在文章中写道:“像我这样身处中西方之间的人,不能不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公众之间彼此印象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下滑的趋势深感忧虑”,“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