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胡适:北京大学(192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4:33 新浪文化
北京大学这一次因收讲义费的事,有少数学生演出暴乱的行为,竟致校长以下皆辞职,这件事,在局外人看起来,很象是意外的风潮,在我们看起来,这确是意中之事。“五四”“六三”以后,北京大学“好事”的意兴早巳衰竭了。一般学生仍回到那“挨毕业’的平庸生活;优良的学生寻着了知识上的新趣味,都向读书译书上去,也很少与闻外事的了。因此,北大的学生团体竟陷入了绝无组织的状态,三年组不成一个学生会!这几年教职员屡次因经费问题,或罢课,或辞职;学生竟完全处于无主张的地位,懒学生落得不上课,不考,好学生也只顾自己可以读书自修,不问学校闹到什么田地。学校纪律废弛,而学生又无自治的组织,一旦有小变故,自然要闹到“好人笼着手,坏人背着走”的危险境地。目前的风潮,也许可以即日结束;但几十个暴乱分子即可以败坏二千六百人的团体名誉,即可以使全校陷于无政府的状态,这是何等的危机?我们希望北大的教职员学生们对于这一次的风潮,能了解其中所涵的教训,能利用这个教训来做点“亡羊补牢”的工夫。不然,这一次风潮过去之后,后患正长呢! 古人说;“暴得大名,不祥。”这话是有道理的。名誉是社会上期望的表示。但是社会往往太慷慨了,往往期许过于实际。所以享大名的,无论是个人,是机关,都应该努力做到社会上对他的期望,方才可以久享这种大名。不然,这个名不付实的偶像,终有跌倒打碎之一日。北京大学以二十年“官僚养成所”的老资格,骤然在全国沉寂的空气里,表示出一种生气来,遂在一两年中博得“新文化中心”的大名!这是大不祥的事。这样的社会期望,就是兢兢业业的努力做去,也还不容易做到;何况北京大学这几年来,疲于索薪,疲于罢课,日日自己毁坏自己呢?我们在这三年中,没有一年不提出很恳切的警告。现在大觉悟的时期应该到了。几年的盛名毁在几十个学生手里,这并不足奇怪,也不足痛惜。实不副名,要名何用?我们希望北京大学的同人们能通痛快快的忘记了这几年得来的虚名,彻底觉悟过来,努力向实质上做去,洗一洗这几年“名不副实”的大耻辱! (1922年10月22日(努力周报)第25期 “这一周”时评栏,题目为编者代拟。)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