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应重建什么样的民族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1: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2日发表题为《在压力下重建中国民族主义》的文章说,无疑,在外在压力下,中国需要民族主义。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没有任何民族主义的反应,那么中华民族的确很难被人所尊敬。作为大国,中国需要的是一种类似于传统儒家那样的具有很强包容性和普世主义性质的国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说,如果中国的民族主义不能容纳适用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价值,那么民族主义只会成为一种微弱和无效的抗争。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这是需要人们深思的。

  文章摘录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海外“藏独”力量和在西方的一些反华力量利用中国奥运会的机会,对中国发起了眼花缭乱的挑战。这激起了中国人民新一波自觉的民族主义浪潮。无论海内外,中国人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对西方各种对中国不公正的待遇和西方媒体片面和极具扭曲的报道表达出强烈的愤概和忿恨。

  这一波民族主义浪潮可以说首先发生在西方的华人中间。亲眼目睹了西方的一些势力是如何歪曲西藏事件,西方媒体如何制造“故事”来丑化中国,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华人首先站出来和西方的这些势力作哪怕是微弱的抗争。应当指出的是,很多原来对西方抱有理想的很多学生这次也参与到这一波民族主义浪潮。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西方评论家称“西方造就了新一波中国民族主义”。

  然而,因为民族主义所包含着的不可控的因素,这些西方势力似乎又找到了新一波挑战中国的资源,那就是这一波新民族主义本身。对这些西方势力来说,他们所希望的是这一波民族主义浪潮最终失去控制。

  如果中国人的情绪被鼓动起来,如果中国人能够在奥运会期间显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如一些中国球迷早些时候对待日本球队那样),如果西方的运动员或者其它人在奥运会期间和中国发生了冲突,那么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达到了。

  这里的逻辑很明显,那就是:到那个时候,西方的这些力量可以公然地把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往日的德国民族主义和日本的民族主义等同起来。这样,新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也在所难免。

  对西方要有总体认识

  无疑,在外在压力下,中国需要民族主义。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没有任何民族主义的反应,那么中华民族的确很难被人所尊敬。但同时,人们也应当提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从目前的动态来看,有几种民族主义倾向值得注意,因为它们有可能不仅达不到民族主义本身的目标,反而走向了民族主义的反面。

  第一,对西方的“总体论”认识。因为抗议运动发生在西方各国,民族主义自然倾向于把西方作为一个整体,进而又往往把这个西方“整体”置于中国的对立面。但在实际层面,把西方看成是一个整体,造成似乎整个西方在和中国作对的“想象”,既不合乎事实,也有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合理性。

  要对西方作多元主义的解释。任何抗议行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包括组织者和参与者,观察者和反对者。这次发生在西方的抗议中国的运动也一样。参与者是各种反华和对华不友好的力量。反对者就是支持中国和对华友好的力量。

  当然,更多的是观察者。中国公众感到愤慨的是西方媒体只报道组织和参与者的声音,而见不到反对者的声音。反华和对中国不友好的力量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他们和媒体的结合造就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情形。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反对者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西方人。他们不是没有支持中国的声音,而是没有管道来表达声音。

  实际上,很多西方公众对西方媒体只报道负面消息而不报道正面消息感到迷惑不解。笔者参加的很多次讨论会上,不时有西方学者或公众对BBC等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提出质疑和批评。一些西方媒体也开始反思他们本身偏激的做法。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