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称中日军事交流乍暖还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4:2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2日电 香港《文汇报》4月22日发表题为《中日军事交流乍暖还寒》的文章说,早春二三月,乍暖还寒时。用内地北方人常讲的这句俗话,观察分析中日两国的军事交流是再恰当不过。

  文章摘录如下:

  上月在北京举行的中日第八次防务安全磋商获得了成功,双方在台湾问题、防务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与此同时,日本防卫省直属智库防卫研究所发表的《东亚战略概览2008》却重弹“中国军力威胁”论,甚至将中日军队之间的友好交流比喻为中国抛出的“糖衣炮弹”。此间军事观察家认为,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回暖,中日防务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呈现出趋暖势头;虽然双方各有猜疑或心结,甚至会出现不和谐之音的干扰,但唯有交流才能展现诚意,互通才能促进互信。

  日本政府更迭后,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好转,防务交流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今年2月,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斋腾隆访华,这也是日本自卫队最高将领近8年来首次访华;3月,中日在北京举行了第8次防务安全磋商,这一磋商机制已成为双方加强交流、增强防务安全互信的重要平台。

  观察家指出,去年以来的中日军事交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去年12月19日,日本防卫相石破茂“罕见地”在东京会见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深在安全政策上的相互理解以增进两国信赖关系”。12月28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的《关于“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的合作计划》中,把实施解放军青年军官和日本自卫队青年军官的互访列为专题。人们有理由认为,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两军间的交流也可以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二是两国军事交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人员的往来上。从媒体公布的第八次中日防务安全磋商的成果上看,双方已经同意研究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开展合作的问题;同意举行首轮专家组磋商,以建立两国防务当局之间的紧急联络体制。这意味着中日军事交流开始进入实质的阶段。这种着手于未来的体制性建设和联合性行动,无疑会推进两国军事信赖关系的形成。

  虽然近段时间中日军事交流进展比较顺利,但期间也时常冒出一些问题,可喜的是双方应对比较妥当,从而使交流保持了发展的态势。

  一是该讲的话当面明讲。面对台海局势在台湾大选后到“5.20”前仍处于“高危期”,中国新任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省事务次官增田时指出,要警惕陈水扁在交出政权前做出进一步危险行动,同时要求日方恪守承诺,不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香港媒体把此话概括为,陈水扁有危险行动,日本别乱动,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语。

  二是该道歉的及时道歉。在台湾选举期间,日本防卫省局长高见泽发表了台湾海峡若出现紧急事态属于“周边事态”的不当讲话,引起了人们困惑。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次日就作出道歉,表示部下的这番发言有可能造成误解,日本政府对“周边事态”的见解,并未改变。

  三是该保留的允许保留。中日两军之间互有猜疑,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日本对中国军力提升表示“担心”,要求中国提高军事力量增长透明度等;中国则对日本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台海局势可能生成的影响表示担忧等。虽然两军领导人对关注的问题各有歧见,但相互认真听取了对方的看法,交换了意见,有的即使没有取得共识,也加深了对其政策和态度的了解。(妮尔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