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和平时期最大规模人口迁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6:02 青年参考

  ::作者AndrewBatson

  ::编译华宝

  

  目前,已有44%的中国人住在城市。许多人预测,最晚到201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每年新 增加的城市人口约有1500万~2000万,这样一个速度,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这波城市化潮流背后的“推手”很简单,那就是:机会。成百上千万农民希望有机会脱离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的农村, 到城市里寻找收入更高的工作,在那里,建筑工地和工厂里或许能有其一席之地。

  面对这些变化,中国政府试图找到微妙的平衡点。之前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限制城市扩张,现在,他们希望能找到 更好的途径来鼓励农民进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他们也想严格控制伴随城市扩张而来的社会保障,及城市基础设施 服务方面的问题。

  出生在浙江农村的周云峰(音译),就是这些“进城务工”大军中的一员,他的父母都是教师。1989年,他离开 家乡考进杭州一所职业学校,毕业后在浙江临安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如今,他在当地一家化工厂担任管理工作。

  37岁的周云峰说,他老家村里有70%的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现在只剩下一些老人了。周云峰并不怀念以前在农 村的生活。他说,在农村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但现在眼界开阔多了。

  小城临安这些年的迅速发展,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大约15年前周云峰刚到这里时,全市只有一条大街 ,街上只有一处红绿灯,跟农村老家没有多大区别。而现在,这里的人口达18万。但人口激增的同时,城市服务设施却不总 是能跟上,路上动辄发生交通堵塞,到处都是垃圾。这类问题也正是政府高层所担心的。

  或许,关于中国城市化最让人惊奇的一点是,它居然直到近年才开始起步。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实行严格的户口登记制 度,一纸户口将人们束缚在出生地,教育、医疗和其他各项社会服务都与户口紧密挂钩,人们如脱离户口所在地外出流动或迁 徙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这种制度正是导致中国在城市化方面落后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拉美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 中期城市人口就已过半。

  30年前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情况有了变化。但户口制度仍雷打不动,制约了城市发展。像周云峰这样具备一定专 业技能的人,通过努力拿到了“城里户口”,但没什么技能的普通农民在这方面就困难多了。

  中国政府一直认为,保持大量临时务工人员比让这些人一下子涌入城市,成为永久的“城里人”更好。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何兵说,减缓城市化速度有一定好处。比如,中国的城市现在就没出现许多贫困国家都有的大片贫民区。

  现在,像临安这样的小城市已放松了户口制度,新的外来人员若想落户定居比以前相对要容易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 开始试点消除同一地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待遇,这样,农民便可以轻松、合法地成为当地城市人口。改变户籍所在地 也比以前多少要容易一些,需要的特殊程序也少了。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段成荣说,现在国家正在向放松人口流动管制的方向改革,已有了很大变化。具体实施当 中还有一些问题,但对农民工最明显的限制正在逐渐取消。

  但现在离彻底取消户籍限制还很遥远。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直就不接受农民落户。一些中小城市的领导经常抱怨, 没有资金扩大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更多基础设施,来满足流动人口涌入产生的新需求。

  中国社科院劳动经济学家张车伟说,政府希望避免出现“失地农民”在城里和乡下都没有归宿的局面。这是一个很困 难、很棘手的问题,这方面怎么改革目前没人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美国《华尔街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