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呼吁马英九迁出日建“总统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6:02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颜一

  日前,台湾大学城乡所教授夏铸九召开公听会,呼吁台湾新任领导人把“总统府”从日据时代的“总督府”迁出,把 “总督府”改成博物馆或公共空间。对此,台新任“总统”马英九回应说,如果未来能在关渡一带找到适当的土地,他会慎重考虑搬迁。一时间,“总统府”搬迁成为岛内舆论热议的话题,相关秘闻也被披露出来。

  1.“日”字造型凸显殖民色彩

  被称为台湾权力象征的“总统府”,坐落在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门面对凯达格兰大道,背靠博爱路,北面是宝庆路,南面是贵阳街。这座建筑的前身是日本殖民当局的台湾“总督府”,于1919年完工。

  19世纪末,日本人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占领台湾后,在台湾成立了“总督府”,设在清末的布政使衙门内。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后,决定兴建永久性的“总督府”。经过审慎规划后,“总督府”于1907年悬赏5万日元公开征图,并限定,供图者必须为日本本土的建筑师。

  征图初选阶段,主办方从多位参加竞图的日本建筑师中评选出了第一至第七名,每位均获得了奖金。起初,由日本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团,有意采用初选首奖得主铃木吉兵卫的作品,不过后来发现,铃木作品中的尖塔、陡屋顶、具两层老虎窗的红砖建筑样式,有抄袭海牙国际法庭的嫌疑,因此决定采用第二名长野宇平治的作品,可其设计的建筑样式与当年正在建造中的东京火车站相当接近。到最后的定稿阶段,初选获得第四名的森山松之助,为“总督府”设计了庄严宏伟的建筑。

  1912年6月1日,“总督府”正式开工,到1919年3月竣工,耗时6年9个月,总工程费高达181万日元。“总督府”的建筑物共5层,楼身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混用砖石,外围有红砖与灰泥制成的精致简洁的雕饰,塑造出典雅庄严的气势。

  日本殖民当局之所以为这座建筑投入这么大的成本,主要是为了通过它来体现殖民统治者的绝对权威。该建筑的外形呈“日”字形,坐西朝东,面向自称为“太阳国”的日本。台湾建筑师吴光庭曾这样形容这座建筑的外形:左右两侧像垫肩,中央像高耸的军帽,细部装饰像军帽的帽穗。

  据说,这座建筑物内的门把手都比正常的高度矮了一截。一种说法认为,当初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是由于日本人天生矮小,门把手矮方便开门;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日本人见人就弯腰鞠躬,较矮的门把手必须弯腰才能开启,符合日本人的这种礼节和习惯。

  2.“总统府”内到处是“违章建筑”

  从完工到现在,台湾“总统府”已近90岁,由于历史悠久,相关传闻也很多。据说,在日本占领时期,甚至有飞行员在这里拍到了鬼脸的照片,塔楼中的鬼脸,据说跟当时很流行的“翘胡子仁丹”的广告图案很像。

  二战末期,美国驻菲律宾航空部队,向当时的台湾“总督府”进行轮番轰炸,相继投下500磅炸弹,“总督府”成了当时台湾单一目标遭攻击次数最多、单位面积中弹量最大的地区。“总督府”面目全非,轰炸引起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在1947年对“总督府”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并改名为“介寿馆”。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便以此馆为“总统府”。2006年3月25日,“介寿馆”正式成为“总统府”。据说,当年蒋经国上台前,曾对“介寿馆”进行整修,更换了墙砖,重新粉刷了部分墙面。

  上世纪90年代后,“总统府”内许多设施严重老化,消防系统多半锈蚀,在几次防火安全检查中,留下了不合格的记录;摇摇欲坠的天花板、惨遭白蚁蛀蚀的门窗、龟裂的墙壁、沉陷的地面等随处可见。由于台“国安会”、“国防部”和“ 参谋本部”等机构长期在“总统府”内办公,导致空间严重不足。为了容纳多达六七百人的员工,各机构想尽办法在内部建设 “违章建筑”,严重破坏了“总统府”的原貌。

  3.“总统府”内有条秘密通道

  1988年,台“内政部”认定“总统府”为“国定古迹”,要求全部拆除其内部的“违章建筑”。从1999年4 月开始,台“国防部”、“参谋本部”陆续搬离“总统府”。2001年和2002年,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近3亿元新台币的预算,用于翻修“总统府”。为了不改变古迹的原貌,整修工程特别费力,有人形容那次整修是“把衣服穿在身上进行大规模修改”。

  整修后的“总统府”重新规划了办公区域。一楼布置陈列室、展示室,作为主题展览区域。二楼是“总统府”和“国安会”,各占一半办公空间。三楼是“总统府”重要官员的办公地点,包括“总统”、“秘书长”、“资政顾问”等都在这层办公。四楼的变化较小,除了“公共事务室”的办公室略扩展外,“副总统”办公室及“副秘书长”办公室几乎没有任何改动。五楼基本上全由“国安会”使用。

  1995年4月,台“立法院”审查“总统府”预算时,建议“总统府”对民众开放,“总统府”随后表示接受。从当年起,“总统府”每年对公众开放两次。此后,开放的次数逐渐增加。2000年“大选”后,民进党当局规定,从2000 年10月起,“总统府”每星期开放两天。据统计,从开放参观起到目前,约有100万人次前往“总统府”参观。

  为确保安全,“总统府”安装了进口的电子安全设备,拥有近20条德国进口的纯种警犬,附近还设有防空雷达。“ 总统府”内设有秘密通道,直通台北“荣总”医院,并在那里转往台空军佳山基地。

  4.民众反扁的“大舞台”

  有意思的是,2000年陈水扁入主“总统府”后,由于经济倒退、政权腐败,“总统府”成了民众反对陈水扁的“ 大舞台”。民众驱车硬闯“总统府”、在“总统府”门前自焚等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成为舆论关注“总统府”的一个“独特视角”。

  到“总统府”前反扁的做法从2003年开始“时兴”。当年5月15日晚,一辆来自桃园县、装着满满7桶汽油的货车,冲进位于“总统府”后门的台湾“交通部”,起火爆炸。驾车实施“自杀式爆炸”的是46岁的司机吴桂庆,他一直对台当局的交通部门不满。

  当年6月29日,30岁男子黄嘉国,深夜驾驶一辆轿车冲向“总统府”。不过,由于车速不快,加上汽车轮胎被封锁线地面上的“鸡爪钉”刺破,黄嘉国并未冲进“总统府”,只造成了一场虚惊。后来,台警方说此人有精神病,但遭黄家人否认。

  当年八九月份,类似的抗议事件接连上演。8月底,一位出租车司机驾驶装着汽油瓶的车子直冲“总统府”,后被宪兵拦下。驾车的司机说,他是到“总统府”申冤的,“今天如果见不到我想见的人,我就自焚!”吓得警方赶忙把他拖走。

  没过两天,家住台北市的一名中年妇女扬言要撞“总统府”,台警方随即对她紧跟不放。由于无法靠近“总统府”,这名妇女驾驶一辆轿车在附近绕圈子,后来警方实在受不了,干脆将其拦住,带到警局讯问。

  此后的几年,“总统府”前的抗议事件从未停止,并在2006年随着陈水扁家族贪腐案的逐渐曝光而达到高潮。

  2006年4月,一名吴姓男子在“总统府”前的介寿公园内点火自焚,当地警方将他送往医院急救。经救治,这名男子的命是保住了,但烧伤面积达55%。当地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张手稿,内容表达出对岛内时事的不满,特别是对陈水扁家庭炒股案大感不满。

  2006年7月27日晚,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在凯达格兰大道等待红灯之际,拿着信号枪朝“总统府”连开13 枪,然后掉头逃逸。此后,警方抓捕了前“扁迷”男子张汉明。张汉明表示,因不满政府弊案连连,才对空鸣枪泄愤。这一事件被视为台“总统府”有史以来的第一桩枪击事件。

  2006年10月,“倒扁”的“红衫军”在“总统府”前聚集成红色的海洋。据说,30多万名民众于10月10 日晚包围了“总统府”和陈水扁的玉山官邸,“围城逼扁”。当时,台当局情报部门称,有情报显示,有民众要成立“敢死队 ”冲击“总统府”。附近的军警高度警备,全员上阵护主。

  参考资料

  台“总统府”的“御林军”

  台湾“总统府”有一支“御林军”,专门负责保护“总统”安全。这支“御林军”源于蒋介石1933年创立的“侍从制度”。根据台湾《总统府组织法》的规定,“总统府”有中将侍卫长1人,少将副侍卫长3人,校级侍卫武官4人,校级侍从官16人,书记官2人,事务官4人……共计侍从115人。每隔一到两年,台情报局就从三军中挑选身体健康、社会关系简单、20多岁的士兵,集中到陆军军官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然后补充进“总统”卫队,期间淘汰率很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