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中保护高原碧水蓝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09:47 新华网
  

  “我们既不能用牺牲环境来加快发展,也不能用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一语道破了西藏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西藏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西藏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但为了保护西藏碧水蓝天,自治区政府始终坚持慎重发展工业的原则,在发展工业中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绝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填补空白而盲目上马项目,禁止发展高耗能污染企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藏医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等高原绿色、特色产业。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西藏始终把保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权。目前,西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仅环保投资就达15.4亿元,青藏铁路建设还填补了我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如今,走一趟青藏铁路已被游客称之为“生态之旅”。

  “世界屋脊”依然圣洁

  正是在这样的科学发展理念下,西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介绍,多年来,拉萨一直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拉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07年为98%。

  据统计,目前西藏共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0个,保护区面积达40.8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居全国之首,西藏拥有的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已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内得到很好保护。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江达、贡觉、芒康3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7.2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2695万亩,解决农牧区120万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意识已深深地扎根在高原,从改善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做起,从绿化庭院、街道、城市环境,到建设人类活动集中的河谷地带及各主要公路沿线绿色走廊,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到2007年,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22434公顷。西藏的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11.3%,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有关部门监测,由于人工植被增加,西藏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如目前拉萨比30年前减少了32天,日喀则比30年前减少了34天,泽当比30年前减少了32天。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就是为了改善西藏人民的生存条件,如今的西藏,不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山川秀美、河流清澈,动物多样性、植物繁茂,是名副其实的“香格里拉”。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