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表现藏族人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7:32 央视《面对面》

  解说词:1962年,尼玛泽仁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文化干部。这是尼玛泽仁在四川甘孜州文化馆的照片,当时,尼玛泽仁想把自己5年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表现藏族人民,虽然他创作了不少作品,但是没有没突破。直到1982年,尼玛泽仁和7位画家一起为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做创作,在德格县的一次采风,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尼玛泽仁:到那个地方,偶然的机会,我听到边远的山沟里面,一阵击鼓的声音,我就随着这个鼓声,来到一个宗教殿堂,我当时一进去一看,看到三幅巨大的唐卡画,画的是莲花生大师,画的是金刚伏法神。那三幅唐卡,黑底,满版的金线流动,画面画得饱满,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生动、夸张,艺术的冲击力特别强烈,镇定一下又进去看,确实画得好。

  确实画得好。这时候我就想到,我苦苦寻求民族文化的方向,终于应该找到,应该就是它。

  记者:那么看了这三副,对你有这么大冲击力的唐卡之后,作为画家,肯定会想,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自己的目标又会是什么?

  尼玛泽仁:我们说是不是把我们手边的创作素材都丢掉,我们重新在民族绘画里面,

  确立我们新的创作构思。

  解说: 在1982年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上,尼玛泽仁他们创作的作品《格萨尔王》、《扎西德勒》和《朱德会见格达活佛》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片花:是什么原因尼玛泽仁能成为十世班禅赐封画师?他和十世班禅有过什么样的交往?请继续收看,面对面董倩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尼玛泽仁。

  解说词:也就在那次展览上,他的作品《格萨尔王》引起了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注意。

  记者:那是您第一次见到班禅吗?

  尼玛泽仁:我是第一次见到。

  记者:作为藏族同胞,能够见到班禅的话,对你们来说也是一种殊荣吗?

  尼玛泽仁:有这样机会跟他零距离接触,是我们的殊荣。这时候当颁完奖以后,我就感觉从班禅大师的眼里,看到他对我们的召唤。

  记者:这怎么理解,为什么你从他的眼睛里,能够看到对你们的召唤?

  尼玛泽仁:因为我们得奖的时候,他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而且频频地点头。我毫不犹豫地散会以后,直奔他而去,然后就向他十指合掌

  记者:这代表着什么呢?

  尼玛泽仁:一种尊敬,最高的尊敬,然后请他赐福于我们,然后他非常高兴地说,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去。

  记者:直接就邀请你们去他家里了?

  尼玛泽仁:当然是第二天了,我们到他家里以后,他给我们很多珍贵的礼品,包括小佛像,包括特制的钢笔,包括哈达,这些对我们藏族人来讲,是个非常珍贵的礼品。同时,他也非常鼓励我们,他说你们把藏文化用这种形式展示出来,而且得到全国各民族的承认,得到学术界的承认,他感到高兴。

  解说词:就在那次谈话中,尼玛泽仁接到了十世班禅的一个任务,由他负责创作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吐蕃王国创建者松赞干布的雕塑,这也是十世班禅很久以来的愿望。

  记者:当班禅大师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十世班禅要你们画松赞干布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尼玛泽仁:他确实独具慧眼,我们知道,像松赞干布这样的话,民族的英雄,应该像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都作为青铜像立在街心上,世代受人尊敬。那么我们民族的英雄,为什么不能立在广场上呢?

  记者:那为什么一直以来就没有呢?

  尼玛泽仁:就是说过去,藏族人特别地崇敬,于是把他请到了布达拉宫也好,大昭寺里面也好,还有很多寺院里面,完全作为神来崇拜。

  记者:十世班禅认识到这个问题?

  尼玛泽仁:他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我翻阅了很多资料,而且把他画成一个素描,完成以后,就把这个画稿直接送到北京,请十世班禅来看。他看了以后,他说你这个,已经比原来有进步了,但是离我的设计还有距离。

  记者:那怎么办呢?

  尼玛泽仁:他说过几天我带你到国家马术队,我已经想好了形体语言,到时候你就好好地参照着画。

  记者:谁来完成这个任务?

  尼玛泽仁:这个就是十世班禅。

  记者:换句话说,他就是你的模特。

  尼玛泽仁:我感觉不能相信,但是确实在那天,他带着我们到了国家马术队。

  解说词:这就是十世班禅给尼玛泽仁做模特时留下的照片。

  尼玛泽仁:他虽然体型很高大,但是身手矫健,一下子骑在马上,然后做出个姿势佛教的手印。

  记者:整个身体的姿势呢?

  尼玛泽仁:骑在马上,然后腰间有一个宝刀,藏式横跨着那个腰间。他说那时候松赞干布统一了全藏,用这个形体来表现。

  记者:您对这个模特满意吗?

  尼玛泽仁:又惊又喜,那么具体的造型,是我们画家都想不出来的,又是拍照,又是画素写,又很紧张。因为是这样一级国家领导人,给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普通的画家做模特,可能在全国还是首次。

  记者:那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去把握和提炼,十世班禅大师想表现的那种精气神吗?

  尼玛泽仁:这只有艺术家去体会了。最后我画了七、八幅,然后展示在大师面前,他就其中选了一张,他说这个画出精神来了。你就以这个把它放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