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示万里大造林案长时间无人叫停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9日08:09 法制日报
记者揭示万里大造林案长时间无人叫停原因
“万里大造林”你所不知道的内情

  这种预测显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内蒙古林业厅组织专家对万里大造林在通辽市开鲁县、扎鲁特旗营造的部分杨树林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万里大造林公司的林地绝大多数在干旱缺水的沙地,立地条件较差,其合同承诺的8年后达到12立方米、10年后达到15立方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内蒙古林业厅的一位官员在接待客户代表时也讲,万里大造林公司所做的承诺,在内蒙古以前是没有过的。计算林木蓄积量采用的是倒推法,也就是把生长年龄到砍伐期的林木,选择标准林地和标准林木砍伐后,依其材积量、年轮推算出每年大致的蓄积量,在没有这样的参照标准下就断定林木蓄积量是多少显然不是科学的。

  为了堵塞存在的收益设计漏洞,应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陈相贵又作了一些相应的补充措施———多重保险,即购买保险,达不到蓄积量标准延长管护期等等,这也确实迷惑了一些客户。但就连陈相贵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把保险理解为保收益是客户的能力水平问题。而延长管护期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乌日图说,当你找他追讨责任时他会告诉你,现在没长成,我给你无限期管护下去呀,等到长成了再给你。什么时候长成?8到10年的承诺期巧妙地变成了无期。

   如此长的时间为何无人叫停

  “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在通辽市注册,到2007年8月案发,运行了将近4年时间,也就是说,变相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活动持续了近4年,将近13亿元公众资金也是在近4年时间里完成。如此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活动,几年里为什么就无人叫停?

  通辽市林业局在2006年《万里大造林公司在我市造林及运营情况》中抱怨:目前对托管造林的经营行为没有规范的管理要求。托管造林的宣传如何监督、林木价格由谁依据哪些因素确定、合同应约定哪些内容,客户的利益如何保障等方面都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正是法律上的盲区,使得托管造林这个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实践中极易出现欺诈、非法集资等问题。

  一位从事活立木流转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林业知识,不了解林业经营的风险所在,不懂得林木在各个时期的价值,又多数远离其投资林地的所在地区,因此无法有效地监控林地的经营状况,从而出现了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后果就是当个别公司夸大回报收益时,林地投资人就会盲目相信、盲目投资,而一旦投资完成就变得非常被动。

  这位林业企业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一方处于非理性投资状态,那么另一方就很可能暗箱操作。如一块林地卖给多个买主,夸大林木收益率,却未在合同中体现不能实现这一收益率时林业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隐瞒林木生长状况和根本不进行管护或管护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些都很容易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

  曾有业内人士对托管造林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归纳:

  一是涉嫌超范围经营。有的公司工商营业执照没有登记“林地、林木流转即活立木销售”的经营事项,却在从事此项业务。

  二是涉嫌虚假宣传。夸大林木生长量;夸大投资回报率;不如实履行告知义务。

  三是涉嫌合同陷阱。有的公司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中隐匿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四是涉嫌传销。有的公司采取“介绍买家、卖单提成”的方式支付报酬,业务员大多游说身边的亲朋好友参加公司的“投资见面会”等活动。

  五是办理林权证不规范。有的公司提供的林权证上,没盖地方人民政府的公章,不具备法律效力,难以保证投资者合法利益。

  六是资金运作不规范。有的公司对投资者只收取现金,不接受银行转账。开具的是收据,而不是税务发票。

  据目前警方发布的信息,万里大造林公司正是涉嫌了其中一些方面的犯罪。

  而对于这样一个在法律上尚没有明确规定的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就只好“敬而远之”。而拥有强制执法权的公安机关只能在掌握了确凿的犯罪事实之后才能介入。

  乌日图告诉记者,警方在立案的时候,冻结了万里大造林公司在账的1.8亿元左右资金,但截至案发时,万里大造林公司还有将近1个亿的土地租赁金没有支付,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开支就达200万,还有管护费用。也就是说,到立案时,万里大造林公司资金已经入不敷出,资金链已到了崩溃边缘。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