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王曙光:北大,不变的人文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10:23 北大新闻中心

  新闻网记者:林晨 蔡融融 冯叶 白捷

  编者按:百年校庆的钟声仍在耳畔回响,110周年庆典的大幕已然拉开。在历史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们各自成长,却共同演绎了时代的变迁。

  为反映北大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本网推出【亲历•十年】专题。力求以个人的视角,口述师生们在燕园经历的故事,为校庆献礼。

  经济学院王曙光:北大,不变的人文情怀

  1998年百年校庆,是王曙光进入北大的第八个年头。这一年,他研究生毕业。出于对母校难以割舍的感情和对学术研究的无限热诚,王曙光选择留校任教。“感谢母校能够给我为她服务的机会”,对于留校任教的际遇,他一直心怀感激。

  从做出这个慎重的决定到现在,已过去了整整十年。谈起留校十年的经历,他不禁感慨:“这十年,就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十年。”在这段最美丽的时光里,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和北大一样,正变得更从容,更淡定,更有方向感。

  十年中的选择:农村金融将是我一生奋斗的方向

  留校十年间,他从一名孜孜以求的北大学子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的教师;他从深深燕园到美国的明尼苏达,又从大洋彼岸回到了未名湖畔。终于,在三十而立之时,拨开了最初的迷惘,找到了自己学术努力的方向。

  2001至2002年,王曙光远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访问。那时“9•11”事件刚刚过去,恐怖气氛还很浓重。在北大国际合作部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他最终成功赴美,并在美国完成了长达30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王曙光很感谢母校当时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正是通过这次访问学习,让他见识到明大在农业经济学方面深入而全面的领先研究,给了还在苦苦探索学术方向的王曙光以极大的触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没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在北大,这个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农村经济领域的的研究还有待开拓,有些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002年,归国后的王曙光迅速决定了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他要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填补北大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在经济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并着手准备在北大开设农村金融学课程。“做农村金融研究的,一定要接触泥土。”这些年来的节假日,王曙光很多时候都是在各地的农村度过的。

  为了开设这门全新的课程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母校的支持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2006年,王曙光出版了在农村金融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著作《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这本著作即将被译为韩文在韩国出版。同年,开设“农村金融学”课程的申请也在经济学院领导和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顺利通过。而更让王曙光感到欣慰的是,此后《农村金融学》课程每一学期的选课人数都超出了他的预想。“北大一直都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关怀弱势群体,关心农村发展,经院学生对这门课的支持本身就反映出他们深远的人文关怀。”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而全面的《农村金融学》教材以及经济学随笔集《草根金融》。

  2006年,王曙光主持组织了当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教授在北大的演讲会。尤努斯教授是世界反贫困的斗士,一直致力于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的研究与实践,是全世界小额信贷扶贫的精神领袖。许智宏校长致辞并聆听了尤努斯教授的演讲,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祁祥担任主持。演讲会获得极大的成功,对我国的小额信贷事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尤努斯以及中国其他农村金融实践的先行者也给了王曙光以极大的鼓舞,使他更有信心从事农村金融领域的研究。2007年,他当选为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这可以说是对他几年以来农村金融领域研究的一种肯定与认同。

  十年来的学子:不是浮躁,而是越来越关心社会

  在外人看来,十年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似乎让经济学院的学生更加功利。对于这种看法,王曙光不敢苟同。

  “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从学生身上其实学到了更多。”北大的学子内心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深有感触。2007年暑假,王曙光带学生进行了遍及全国七个省份的田野调研。在这个调查中,一些有志于农村研究、希望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学生冒着41度的酷暑,跟随他行走在到黔东南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和江西的乡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让王曙光十分欣慰。他认为,所谓北大学生的“狂”应当更多地理解为一种“敢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忧”的担当,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狂傲”。

  为了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互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任教十年以来,王曙光先后担任了乡土中国协会、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农村金融学会等多个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他认为与学生密切交流是一位好老师理所应当的责任。十年以来,北大的学生社团发展很快,尤其是出现了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社团。王曙光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是北大学子一贯关注民生、关注国运的精神的一种表现。”

  谈起十年来师生关系的变化,王曙光谈到北大近年来实施的教师评估。他认为,这样的评估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能够得到学生最直接的反馈和意见。“这种规范化的课程评估和规范化的制度设计也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发扬。”

  十年间的感悟:北大的气质变得更加淡定

  回忆这十年,王曙光认为:“整个北大的气质比以前变得更加淡定了。实际上,这也是北大精神的一种回归。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变迁发展,北大始终有着全国最理想的学术氛围,能给予学者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机会。”

  80年代的北大,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略显浮躁的气息;90年代中前期,北大在自身不断地适应和与时代的碰撞中度过。“近十年,学术氛围更好了,浮躁和喧嚣也逐渐沉淀下来,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潜心做研究了。”这种淡定也表现在北大的教学更加人性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更多了。“我们上学的时代,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几乎都是空白。经济学院在全校第一个发起了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现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机构的运作已经相当地成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在谈及北大对自己的影响时,王曙光坦言,“北大始终有一种精神,一种不同于任何一所大学的人文关怀。这鼓励着每一个北大人去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像农村发展这样凝重的话题。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变迁发展,北大始终有着全国最理想的学术氛围,能给予学者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机会。”在学生阶段,王曙光就有机会与陈岱孙、陈振汉、季羡林、林庚、赵靖等前辈大师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这给了他极大的精神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这些大师的品质和人格都鼓舞着王曙光关怀乡土、潜心学术,执着于自己的学术理想。

  2001年,适逢王曙光进入北大的第11个年头,他出版了一本随笔集《燕园拾尘——北大十年的成长感悟》,那里面多是青春的少年情怀和对未来的探寻。2008年,是王曙光成为一名北大教师的第十年。他说,这是更使人成熟、使人沉静、使人更有方向感的十年。在这十年,他思考更多,感悟更深。回顾北大这十年,王曙光认为,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北大的人文情怀没有变。它始终作为一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北大人以一种淡泊的情怀来面对世俗的诱惑,以坚定的心态踏踏实实从事自己倾心的事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