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咏任内着力重塑地方纪委查案职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1日11:36 浙江在线

  “办有影响力的大案”

  2008年初“两会”间,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布了年度反腐十件大事。占据2007年前三条中的两条就是具体查案成果。

  一直以来,不独上海,本应为地方强权部门的纪委,许多时候,查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地位边缘,流于宣教工作或制度文章,”一位纪委官员说。

  沈德咏任内着力重塑地方纪委已渐被弱化的查案职能。他不止一次在纪委系统内部会上强调,“查案是纪检系统的第一位工作”。

  2007年3月,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查,成为社保案由中纪委移交上海后,上海自行查出的第一个副局级官员,他的落马与挪用社保资金无关。7月,上海申能集团副总裁王维工、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相继案发。

  上海一纪委官员坦陈,“空降”书记确实可以避免查案过程中地方的一些掣肘。在今年上海“两会”间,沈德咏说“有些官员仍不够廉洁”。

  在其主导下,2007年,上海市纪委不断从法院、公安、检察院、反贪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纪委查案部门。这些人大都正值中青年,业务熟稔,并可优先获得职级的提拔。

  和其他地方纪委一样,上海纪委过去的人员主要来自社会招聘、公务员招考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普遍专业性不强,制约查案能力。

  “现在专业人才明显地被倚重。”纪委系统上述官员称。

  纪委内部的机构功能也向查案倾斜,过去直接查案的只有一个处室,在沈的改革下,以前多负责信访、宣教功能的一些处室,也被赋予直接查案功能,并可一查到底。

  沈德咏还多次强调,要办有影响力的大案,他说过,纪委系统“有作为才有地位”。 康慧军案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市纪委主导查处的。

  2007年的成绩单显示着战果累累,结案98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4人,其中局级干部17人之多。这一力度前所未有。

  “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高了地位,团结了力量,锻炼了战斗力。”一位纪委官员用面貌一新来形容今日的上海纪委。

  遗憾之处

  沈德咏的突然离任,亦留下不少遗憾。

  一些工作戛然而止,比如,他在任内曾构想“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监管体系,建立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体系”,直接针对社保案所暴露出的体制弊端。在其主导下由11家单位联合调研起草的《关于加强上海市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已报送市政府,拟以市政府规章制度下发。现在他将无法看到这一意见的实施效果。

  而另一些则是基于纪委体制上的改革尝试,目前看,深入尚待时日。

  2007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欧国苏等人曾递交《关于对违纪案件实行公开审理的建议》,引起沈的高度重视,后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纪委本打算在全市推行党纪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改革方案。但继青浦试点后,未见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同年,上海还拟推行纪检监察组织派驻体制,包括对所管辖单位直接委派纪委书记,

  据上海一市直机关纪委书记介绍,已在政法、财税等系统展开试点,但他心有疑虑,据其介绍,2007年,上海市纪委曾专门组团去深圳、浙江考察垂直派驻的经验,亦察觉毁誉参半。

  这位纪委书记的担心是,“垂直派驻后,在单位,有些会议和材料可以冠冕堂皇地不让纪委书记参与,这样监督就更困难了,另外,来自上级纪委的支持也不够,名义上管,但实质上的人事任免和待遇,仍实现不了真正的垂直管理。”

  这一试验,上海并不是先发者,但体制壁垒却一样牢不可破。

  而这些对于特殊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沈德咏来说,未免太显苛求,只能留待他的继任者。来源: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徐楠 赵蕾 实习生 詹佳如 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