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许智宏:北大致力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4日10:40 北京大学新闻网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2008年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在百年纪念讲堂举行北大建校110周年暨实施“985工程”十周年庆祝大会。以下为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校庆讲话实录: 许智宏校长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5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 就在昨天,胡锦涛总书记来校视察期间,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一同回顾了北大110年光荣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了北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从1898年至今的110年,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898年的中国,“瓜分大祸,迫在眉睫”,而2008年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国力日盛。我们将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不可阻遏的历史大势。 在这110年里,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乃至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回想戊戌年间,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为宗旨,管学大臣张百熙在给光绪的奏折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大学堂“不特为学术人心极大关系,亦即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天下于是审治乱、验兴衰、辨强弱。人才之出出于此,声名之系系于此。”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就有着“五洲万国共观瞻”的志向,就有着追求一流的理想。几代北大人将自己的智慧、心血乃至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 回顾这110年,有四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塑造了今天的北大: 第一是“五四”前后。1916年,蔡元培先生接任校长,他倡导“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将北大改造成为一所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这一时期的北大,引领了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代表着新的时代精神。 第二是北大、清华、南开在抗战时期共同缔造的西南联大。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联大师生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锻造了北大追求一流的坚强意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北大建设一流大学的梦想始终不渝。 第三是1952年院系调整,一大批学术巨擘汇聚于此,北大成为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第四个时期,就是百年校庆以来的这十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北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巨大支持,原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今天,既是北大建校11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国家实施一流大学计划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回顾这十年北大所走过的道路,必将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的十年,是北大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行,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十年中,我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继承和发扬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的育人特色,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十六字”改革方针,启动“元培计划”,成立“元培学院”; 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和培养模式,推行新的培养机制和导师遴选机制;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 十年中,北大共培养了近三万名本科毕业生,两万名硕士毕业生,近8000名博士毕业生,他们中涌现出了施永辉、许昱华、蒙晓燕等一大批学业出众、素质全面、品德高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北大学子。 大学的基础在大师,十年来,北大立足于人才强校,始终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1998年,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不足30位,长江学者计划刚刚启动,现在,我校的两院院士达到59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2人,长江学者105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8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教师群体。更可贵的是,涌现出了王选、孟二冬等一大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代表。 过去十年,也是北大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十年。十年间,北大的基础学科实力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已具规模,应用学科快速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1999年至今,北大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3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项,共有16项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目前,我校共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在去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我校18个一级学科,87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后三次完成了除军事学外的全部80个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我校共有33个学科参与评估,其中11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过去10年论文引用数据,北大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动植物学、地球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一个门类相对齐全且特点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了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和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北大在前沿学术领域的重要增长点,理论生物学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等机构,承担了多项国家“973”和“863”重大研究项目。先进技术研究院、工学院、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等也分别承担了解放军总装备部、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全校科研经费从1999年的1.6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5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翻了两倍,达到17.8亿元。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