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有助体验中国和谐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4日17:24 央视《今日关注》

  主持人:

  您接触的层次毕竟都是专家学者,他们可能很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一些研究,可能更好理解一点。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年轻人,比如说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和他们的交流过程当中,怎么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和谐的思想,比如说和谐奥运、和谐世界这种理念,怎么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呢?

  茹秀英:

  在北京的整个的中小学正在实施着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在北京一共是命名了200所的奥林匹克示范校,这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还有一个就是同心结的交流项目。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和项目,让中小学的学生首先在他们自身感受到奥林匹克的一些魅力。现在我们给孩子传授奥林匹克的神圣、美丽、尊严以及和平,他觉得离他们很遥远,所以我们整个通过活动来进行。在活动结束之后,问孩子,你感觉到了什么?他说我学会了去帮助别的小朋友。

  主持人:

  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活动呢?

  茹秀英:

  比如说结合着奥运会在很多的中小学,他们把原来的体育课进行了改观,比如说模拟的、虚拟的奥运会,在开幕式的时候,开幕式的时候,整个的各个班级的一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入场的时候和我们的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模一样的,他们也穿着各国的民族的服装,甚至用各国民族的语言来和别人交流,喊着你好。实际上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了解了世界,那么同心结交流活动的项目就是把国外的小朋友,在2007年8年的时候曾经举行过一次“好运北京”的一个同心结的交流活动夏令营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来自各个国家的小朋友来到中国,我们在让他们看到每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比如说中国是食文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国家,他可能第一次看到饺子,可能我们的小朋友帮他包饺子,当他第一次把自己包的饺子放到锅里面再拿出来的时候,吃到嘴里面的时候,他说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是如此地美丽。实际上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还有比如说我们的福娃,孩子来了以后给他一个福娃他是当做一个玩具来进行,所以我们的孩子就用沙粒、谷粒,还一些玉米粒,让孩子自己去拼福娃。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交流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到了东方文化,我们所说的学者所说的东方文化的一种魅力。

  主持人:

  我们看到这些活动虽然是围绕着奥运展开的,但是好像已经不仅仅是奥运本身了。

  茹秀英:

  对。实际上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时候,我们经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对于中小学来说,奥林匹克的教育不是形式的教育,不是宣讲的教育,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而这种实践教育正是通过各种的方式、各种的途径来进行的。把这种奥林匹克教育和学校的体育、德育、智育各方面都结合起来,但是有一个核心点要抓住,就是更多地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活动的方式来体现这样的一种理念。

  主持人:

  这些外国的小朋友来见过咱们的祥云火炬吗?

  茹秀英:

  见过。

  主持人:

  这个活动当中都有这样的是吧?

  茹秀英:

  对。而且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各个学校,因为我们在进行奥林匹克师资培训的时候,每次师资培训我讲的一个主题内容就是“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价值解析”,解释完之后,老师们回去创意非常非常地多,那么今年他们就在北京的世界公园举行了一个模拟的火炬传递。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火炬还没有正式传递的时候,我们北京的中小学生已经把火炬在北京传递了。

  主持人:

  他们知道这个火炬要上珠峰吗?

  茹秀英:

  知道。

  主持人:

  也都知道。

  茹秀英:

  对。

  主持人:

  其实说到火炬上珠峰也是这次火炬传递的非常有特色的一项内容,虽然它不属于整个火炬传递的一站,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展示。我们接下来通过一个短片也来看一看火炬登珠峰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了。

  解说:

  珠峰火炬装备4月30日从火炬保障队交接到登山队手中。火炬、火种灯在北京、漠河、珠峰等地进行了一千多小时的低温低压缺氧试验,能确保在珠峰峰顶燃烧展示。珠峰大本营从3月中旬开始搭建,目前已建设完毕。大本营主要分登山队、火炬保障、电视直播以及气象等部门。登山队由中国登山队的队员组成,火炬手将从这些队员中产生。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领导小组组长 胡家燕

  可能在我们登珠峰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包括天气在内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现在登山队员们的状况非常好,我们有祖国和人民的祝福,一定能够成功。

  解说:

  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负责火炬研制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于近日正式将北京奥运火炬系列产品交到了国家登山队的队员手中。登山队员们仔细地清点,打包、封存,能带着北京奥运火炬攀登珠峰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火炬研发部副总工程师 邵文清

  珠峰火炬的产品一系列有五样的东西,其中有四样是要在珠峰峰顶上要用,就是高原火种灯、珠峰火种灯、引火器还有珠峰火炬。这四样产品的培训,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两次,在怀柔的训练基地,然后在珠峰大本营前后又进行了三次左右的培训。所有这四样东西的操作都是手把手教给他们(登山队员)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解说:

  针对珠峰的气候环境,用于珠峰传递的火种灯和祥云火炬,可以在11级强风和零下40多度的气候条件保持燃烧状态。火炬燃烧系统的研发人员已经出发,在珠峰对火种灯和火炬的性能进行最后的调试。

  主持人:

  两位觉得火炬登顶珠峰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金元浦:

  当然火炬登顶珠峰在全世界是第一次,在全世界高度上来讲也达到了最高的高度,在一百年奥运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宏伟的创举。我们过去的各届奥运会在圣火的传递上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那么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就有这个承诺。现在我们首先是向世界完成了我们的承诺。同时在奥运史上,我觉得像登顶珠峰的行动是一种向更高的极限冲击的一种对人类的一种崇高理念的一种赞扬,是一种向着更高的、更快的、更强的这种高峰冲击的一种精神的动力。所以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同时它又是实际上在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一种登山运动的标志。

  主持人:

  而且圣火登顶珠峰也是对人极限的一种挑战。

  茹秀英:

  对。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一个是对人体的一种极限的挑战。再有一方面能够体现一种完美的结合,人类与自然这样的一种和谐的一个完美的结合。而且我们知道,从1936年有了第一次的火炬的圣火传递仪式之后一直到现在,每届奥运会都要推陈出新,而这一届奥运会正像金教授所说的,我们这次确实是创造了这个壮举,它最大的重要的意义就体现在把奥林匹克永远追求的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目标体现出来。还有一个,我们的祥云火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还有一个就是奥林匹克文化的圣火,把这三位一体集中在一起,登上最高峰,这给整个的全人类树立了这样的一面旗帜,也可以看到奥林匹克的魅力,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主持人:

  还有90多天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应该说离我们非常地近了,金教授曾经提出说“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5000年”,我们这一届奥运会能给北京留下什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

  金元浦:

  当年我们提出这个口号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现在传播的也很广。我觉得首先是我们提出“世界给我16天”是给北京一个机会,给中国一个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呢是向世界欢迎,做一个东道主欢迎世界各国的人,世界各种文化来到北京,我们北京作为东道主给大家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最好的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当然这里头我们也看到,“我还世界5000年”,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这个国家在西方的一些专家认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留存下来。过去的埃及文化,过去的其他的两河流域的文化,包括印度文化都有可能有中断,只有中华文化一直流传下来,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中最崇高的这样一种传统的蕴含。

  主持人:

  所以奥运其实也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平台,哪怕能够让所有来北京的这些外国朋友们能够感觉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金元浦:

  是。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两位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谢谢观众朋友们收看本期的《今日关注》,明天再会。

  制片人:颜占领

  策划:马敬

  编辑:寇春

  主持人:鲁健

  监制:王跃华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