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家环境保护部冯晓波:北京水污染预警快过流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11:33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北京报道 专访国家环境保护部预测预警处处长冯晓波 2005年以后,一边不断发生重大环境危机事件,一边是国家逐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北京奥运会的环境安全状况就是这样一个博弈的结果 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4个月时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动了新一轮环境执法整治行动。 4月15日,三个督察组从北京出发前往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安徽等地,重点落实与奥运环境有关的空气质量问题。一周后,又有一批督察人员分赴各地,开展全国范围的环境“后督察”工作。 一切都是为了北京奥运期间的环境安全。 盘点奥运前的中国环境状况,希望与挑战并存。在2006年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实现的情况下,2007年环保博弈白热化,最终通过“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手段,当年污染排放物首次下降。 同样在2007年,从2005年起连续发生的环境危机事件再次见于公众视野,全国各地河流湖泊频频出现的蓝藻触目惊心。 如何保证北京奥运期间的环境安全,特别是避免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成为刚刚成立的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首要工作。预防和预测在这时显得更为重要。 4月15日,2008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研讨会现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预测预警处处长冯晓波讲到了在北京水源地设置的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如何防御像吉林石化爆炸那样的重大污染事件。 作为责任部门的负责人,冯晓波几年来一直奔波于各种环境督察行动的第一线。在此前担任监察局城市与工业污染应急监察处处长等职务时,他还直接参与了吉林石化爆炸、徐水铅污染、沭阳水污染等环境事件的调查与应急处理工作。 与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许多工作人员一样,冯晓波以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等待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如果官厅水库上游发生重大污染 《瞭望东方周刊》:临近北京奥运,防范环境危机事件有哪些新动向? 冯晓波:奥运会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奥运的环境安全不仅是指北京的安全,也包括其他奥运城市和全国其他地方的环境安全。大气治理,北京的奥运空气质量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国内国际对这个问题都很关注。我们刚刚有三个督察组分别到北京周边的省市,督促落实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比如油气治理、粉尘治理等等。还有一些企业,该关停的就关停。后面我们还要组织一个很大的督察组,奔赴各地,进行环境安全隐患的“后督察”。 建立“后督察”机制是胡锦涛总书记给我们提出来的:就是前面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连续督察,督促整改到位,简称为“后督察”机制。比如说我们在晋陕蒙“黑三角”这些地区都是两三年连续督察,就要把地方政府和监管企业的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瞭望东方周刊》:就北京而言,环境安全还有哪些重点? 冯晓波:比较重要的是水污染问题,就是确保北京这“两盆水”---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的安全。环保部目前和山西、河北、北京建立了一个应急协调机制,包括预警、预测、联动,搞联合监测、联合防控、上下游通报。现在拟了一个初稿,在几个地区征求意见。5月初我们要开一个联合工作会把这个协议定下来,由几个地方政府全权实施。 目前从我的办公室可以直接看到各个监测站的即时数据,这些自动监测站设置在重要河流的交汇处,包括官厅水库、水库上游,河北、张家口、山西的情况都能看到。如果出现问题,1小时可以上报国务院应急办,到达国务院领导那里。 可以和这个“1小时”进行对比的是,按照水库的上游洋河、桑干河流量来讲,1小时水流只能走两三公里。比如说山西境内发生了污染事故,到达河北境内一般需要两天,而从河北进入官厅水库又要200多公里,就是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派出人员、专家、工作组,完全能够控制。 《瞭望东方周刊》:假设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官厅水库的上游发生了吉化爆炸那样的事件,怎么办? 冯晓波:松花江事故以后,环保、安监部门都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现在每一个化工企业、重点污染企业都建立了事故应急池、雨水回收处理器,先期处置是由企业负责的,把污水处理到应急池中。这样一般污染都能够控制。如果还无法控制流进河里,还可以在它的下游进行封堵,现在也已经建立了这种机制。比如在每条支流都安排了一个进行封堵的地方,地点都选好了,车辆、各种物资也都已经在那里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进行封堵。 其实这几年重大事件已经越来越少,2007年只发生了9起,其中很多都是交通事故引发的。比如说一辆车装载的化学品、油品翻到河里。重大污染事件是说县级以上水源地停水,实际上很多污染达不到这个程度,但是为了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就先期停止取水。我们和清华大学对100多种危险物质进行过实验,都能处理。这里包括几倍污染的情况,最后通过各种手段全部处理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