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迅创始人朱敏:中国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0:17 外滩画报
网迅创始人朱敏:中国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图)
朱敏

  他创办的第一个企业和英特尔撞了车,第二个企业是和微软竞争。第一个企业他卖了1200 万美元,思科以32 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他创办的第二个企业。如今的他不再是创业者,而是天使投资人。身为赛伯乐投资公司董事长,朱敏的目标是“培养创业的企业家。”

  文/ 莫书莹 图/ 彭辉

  回国三年,真正让朱敏蹿红的,是一桩轰动一时的收购案:2007 年3 月,思科宣布以32 亿美元现金完成对网迅的收购;这是思科自2005 年以69 亿美元收购有线电视设备厂商科学亚特兰大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商业收购。网迅的创始人朱敏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2008 年初,他被评为“07 年风云浙商”,一同入选的还有阿里巴巴的马云,获选理由是:“他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地位与影响力为中国企业搭起了国际平台。”此时,朱敏的身份已经变成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回忆刚回国创业的情形,朱敏说那时他吃了不少苦头,不是自己上当受骗就是被别人当成骗子对待。他说“:人生仿佛就是在吃饼,所有人都能看到你在吃第七张饼,但没有人知道你之前吃过另外的六张。”

  “投资就是寻找千里马”

  见到朱敏,是在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的一年一度网商大会上。作为风险投资商代表,他和IDG 中国区总裁熊小鸽、软银亚洲投资基金主席合伙人阎炎一同被请来给网商们讲讲如何吸引风险投资。与熊小鸽和阎炎向观众挥手致意不同,朱敏以三个大鞠躬亮相,他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当天三人互动环节,熊小鸽被称为“小鸽”,阎炎被称为“Andy”,只有朱敏还是“朱总”。

  也许,对国内VC(风险投资)而言,朱敏还是一张新面孔。但在美国,他已是名利双收。他一手创立的网迅,是全球商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提供商,打败的竞争对手里包括微软,比尔?盖茨曾对他说:“Min,我服了你。”

  在硅谷取得巨大成就的朱敏,还是一直想回国创业。到美国20 多年,他坚持使用中国护照,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变(国籍)。”2002 年,朱敏在浙江大学附近建立了“Min’s Lab”,并以此为平台开始天使投资人的尝试。2003 年,朱敏投资杭州一家研制激光测试仪器的公司,获利丰厚,这坚定了他要回来的决心。“现在的中国市场机会更多,诱惑更大,我觉得只要回来,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2006 年初,朱敏与美国著名早期风险投资商NEA 各投50%,成立赛伯乐,第一期融资1 亿美元。“赛伯乐”是朱敏自己起的名,作为天使投资人,他希望自己具有伯乐识千里马的慧眼。“我们的定位是找人做项目,而不是找一个好项目去投资,所以就是寻找千里马的过程。”朱敏说不想做成传统的VC, “做VC 的人都很尊重我,我不会去和同行抢项目。我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些企业家,培养创业的企业家。”

  但这次尝试并不比他之前的任何一次创业容易。刚回国,朱敏发觉自己很难适应“中国国情”。他习惯了美式作风,穿着打扮一概不讲究,常常开辆破车去谈生意。许多中国商人并不知道他的底细,甚至以为他是骗子。曾经有一次,他和对方谈好一笔生意后,对方送出门;一看到他那辆破车,吓得脸都白了,生意也吹了。

  更多的时候,朱敏则被别人忽悠。有一次,他告诉一个想投资的公司高管:“只要是挣钱的都可以试。”后来这个公司竟然推出了类似黄色电话的服务。另一个公司为了获得投资,做了一套假的财务报表蒙骗过关,等朱敏发现时,钱已经烧光了。“他很直,别人说什么就轻易相信,又没有国内的团队辅佐,很多时候只管出钱却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朱敏太太徐郁清曾这样评价他。

  走了许多弯路后,朱敏感叹说: “回国这几年,真的改变了许多。”他开始学着和各类媒体打交道,学会政府公关。即便如此,赛伯乐目前仍然采取“投资加介入管理”的模式,“我们不太考虑拒绝我们介入的公司。”

  “如果说网迅时期的朱敏是90% 的激情加10% 的理性,现在的朱敏就是10% 的激情加90% 的理性。”如果遇到充满激情但未必能赢利的项目呢, “也会投,不过先投一点点。”想了1 秒钟后,朱敏给出这样的答案。

  “脑子活络”的技术厂长

  去年的一次媒体评比中,朱敏获得“中国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称号,当天与他一起领奖的还有沈南鹏、周鸿等,他们中的多数都是1970 年代出生的人。站在后辈中,已是“六十花甲”的朱敏会做何感想?

  一场“文革”,让朱敏的生命轨迹几乎向后推了10 年。他是浙江宁波人,还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子女。但读到高中二年级, “文革”开始;与同龄人一样,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长达7 年的农民生活,其间还做过1 年多的建筑工人。“如果没有那段岁月,现在的我会跟多数首席技术官一样,蒙头搞技术,不可能去搞生意经,更不可能拉投资、做销售。”

  有段时间朱敏被分配到运输车队,每天要拉近1 吨的货物。宁波乡下有个特点,水多桥多,朱敏根本没有办法独自拉货过桥。每次过桥前,他都会大喊“叔叔阿姨”,盼着有好心人能帮他推一把。就这样,23 岁的朱敏第一次尝到人生的残酷。那段时间,他特别爱看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反复鼓励自己要像书中的人物那样从容面对人生的危机和挑战。

  那时候,朱敏已经结婚生子,为了给家人提供好一点的生活,他开始各种尝试。他说服车队让他承包所有修车业务,因此赢得了“脑子活络”的名声,此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地一家工厂的技术厂长。在他的带领下,那家工厂的收入不仅实现了零突破,而且获利近20 万元。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正是在那家工厂,未满30 岁的朱敏得以完整训练自己构建业务、组织队伍的能力。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