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率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1:59 记者观察

  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率反弹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潘云良向媒体记者提供了一份题为《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6%和90%。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辍学率出现了较大的反弹。

  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到2005年,在我们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实现。学生失学常有发生,特别是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失学较多。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

  在采访中,当记者提及农民孩子应该多读书考大学多学文化时,有的农民说:“读书有啥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还不如在家种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点赚钱呢。”这是大部分农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同时他们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不分配,上大学没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即使几年大学后仍旧找不到工作。怀有这种思想的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就会灌输这种思想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头脑之中,使那些孩子对读书失去兴趣,读完小学或中学就辍学回家了。

  也有许多农民是非常看中读书的,希望子女成才,能出人头地。他们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他们的收入低而教育费用又在不断上涨,让许多农民深感供养一个初中生都有一定困难,许多农民甚至无力供养,导致一些孩子不得不辍学。供一个初中生就更吃力了,更何况供一个大学生呢!农村的经济条件会使许多孩子无法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改变农村的经济现状尚有一定困难,但读书的费用是否能降低到农民的平均经济水平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为:小学阶段辍学率几乎为零;小学向初中过渡时,有一部分学生流失;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而且辍学率随着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三为辍学高峰。

  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孩子,有的甚至是未成年人,便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目前在农村流传着“要打工,上初中”的思想,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均认为学历不用太高,只要会写几个简单的字,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由于现在一些大城市的工厂在招聘工人时一般都会把学历限制指定在初中毕业,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似乎在此看到了一个日后生存的标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农村令同村人羡慕的已不再是家里有几个男孩的家庭,而是家中有几个女孩外出打工的家庭,女孩一般不会惹事,大部分工厂的工作都适合女孩去做,所以,在农村十四岁左右的女孩辍学外出打工接济家庭经济已成为农村一个主要的打工趋势。

  发展农村教育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教育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突破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农村教育瓶颈,因为,有了钱,农村中小学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靠近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有了钱,农民子弟就可以不因贫穷而大量辍学;有了钱,农村教师就能安居乐业,心无旁骛的培育下一代;有了钱,农村教育的各项改革就容易顺利实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温家宝总理说,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温家宝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初步实现小康的政府财政而言,适当向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是有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事业则是千秋功业。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