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通往日本之路:政治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7:20 央视《东方时空》

  解读通往日本之路(一)——政治之路

  2006年我们曾经在日本做过一期节目叫做春暖花未开,当时的季节虽然是春天,但中日之间的关系却依然寒冷,两年过去了,再次站在东京街头,季节依然是春天,中日关系的气候又是如何呢?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大国。从地理位置看,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文化渊源上讲,两国的文字、风俗等都有相通的地方。从2001年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以后,先后6次参拜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大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中断了五年之久,中日政治关系走进了寒冬。2006年,10月8日,正式就任日本首相不到半个月安倍晋三,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安倍的此次访华被称为打破僵局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抵达东京,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次访问被媒体誉为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2007年12月27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展开迎春之旅。而今年的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将应邀对日本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这将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之后首次访问日本,也是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日高层领导人第四次访问对方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在将近两年当中两国领导人两来两去,再加上部长级的访问,有一个统计说在近两年当中的官方高层互访超过了过去,指的是小泉执政那五年半当中的两倍,我觉得这个很能说明问题,说明两国政治上的冰已经在融化掉,两国朝着政治互信,朝着建立成熟的国家关系的方向在迅速推进。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领导人的交往,在国际事务当中往往是两国政治关系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志,政治关系又会影响到民众之间的感情,领导人经常保持互访,以及在国际多种场合沟通和交往,显然对增进彼此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民众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以来两国高层交往的恢复,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中日政治僵局被打破,中日关系重新走上了正常化的轨道。而如何利用这样的契机,进一步构架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成为中日双方领导人共同面对的问题。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中日双方就构建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共识。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双方又进一步明确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内涵。其中包括:相互支持和平发展,增进政治互信。保持并加强两国高层往来。努力提高各自政策的透明度;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加强防务对话与交流,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及全球性课题。

  高洪:一个是我觉得这当中强调双方要从长远的全面的角度来推进互惠互利的关系,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关系的提出是中日两国关系进入21世纪,经过政治关系不太正常的曲折过程之后,中日两国关系出现转换,是转换期特定的时期内提出的两国关系的定位,从日方来讲提出这么一个想法也包含这么一层含义,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互惠,

  日本《朝日新闻》政治评论员若宫启文:战略互惠关系我认为是一个政治家创造的一句话,我本来是不太喜欢这句话的,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以往只靠人的感情来交往已经到了极限了,不能一直是靠感情去永世的,如果只是靠友好感情的话,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感情不友好,可能关系就坏了,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对此相比战略互惠关系,我的理解是即便是不喜欢对方,但是还是需要对方,这样的时候还是应该冷静地来看待对方、理解对方,然后和对方交流,也就是说两国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关系,所以说需要冷静地对待这种关系,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田中真纪子:我觉得战略性的互惠关系,这个战略指的是合理和理论性。当然互惠就是说双方是有区别的,要承认对方的多样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