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压榨业面临大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08:2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郭建光

  一连串的担忧、欣喜、惶恐、无奈、直至绝望,皆由一颗小小的大豆而生。

  早在中国加入WTO前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颗大豆就开始遭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在经历10多年的国际市场洗礼后,它依旧是那样的弱不禁风。

  它是那样敏感:食用油以及肉蛋奶禽等食品的每一次价格波动中,都能看到这颗豆子跳动的身影。经由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这颗大豆神奇地撩拨着食品市场的神经,悄无声息地牵动着消费者的利益。以至任何一次小小的市场波动,都有可能将保护大豆产业的讨论,上升到“粮食安全”的高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当前“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这颗作为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先行者”的大豆,更像是一面镜子,它审视着中国农民的生存能力,审视着民族企业的竞争能力,审视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它也在审视着中国政府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应变能力。

  这颗大豆将何去何从?

  一颗大豆引发的连锁反应

  从忧到喜,或从喜到忧,往往只在瞬息之间。

  自从去年10月东北大豆收获后,这颗大豆的价格就一路上扬。先是每公斤3.2元左右,接着到春节前上升到每公斤4元左右。到了今年3月初,这颗大豆的价格像是坐了直升机,迅速拉升,一度飙升到每公斤6元上下。

  眼看着大豆价格的飙升,45岁的豆农杨传学乐坏了。这位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二龙山农场的职工,那些天一直在盘算自己的腰包又鼓了几圈儿。随着豆价的上涨,杨传学对未来的消费计划也在升级。他合计着今年买一套新房,每月还可以为上大学的儿子多寄些钱。

  杨传学去年的收成相当不错。他承包的80垧(1垧等于15亩)土地,共收获了170多吨大豆。按惯例,他一般会将大豆存放到春节前后出手。但眼看着豆价不断上涨,于是踅摸着再多存放一段时间,赶在南美大豆收获之前,以便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然而好光景转瞬即逝。自3月10日起,大豆行情急转直下,价格如坐了滑梯急速下滑。到4月初,豆价已从最高时的每公斤6元左右,下滑到每公斤4.4元左右。

  杨传学的心情也随着豆价上下沉浮,最终降到了冰点。这一大堆足以装满3节火车皮的大豆,如今已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的买房计划看来也要泡汤了。

  “价格一落,我最少损失了两套80平方米的单元房。”杨传学站起身指着窗外二龙山农场新建的住宅楼。那处住宅楼每平方米售价约为1500元。

  这位种了25年大豆的东北汉子,至今仍住在父亲留下的平房内。承包了20多年的土地,他并没有积攒下多少积蓄。“种地的,谁不想多赚一点?就指望着粮食活命呢。可市场反复无常,价格起起落落,弄得你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杨传学的叹息中不时夹带着几丝苦笑,“嗨,种地就和炒股一模一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只能赌运气。”

  前年杨传学也种了80垧大豆。但那一年,东北的大豆丰产,价格跌得很惨。据说,有些地方甚至跌到了每公斤2元以下。杨传学所在的地方北安市,虽然豆价始终维持在每公斤2.4元左右,但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收获的180吨大豆,仅够保本。比这还要惨的是,10年前,他曾承包了35垧地,结果歉收,为此损失了近13万元。

  望着眼前170多吨大豆,杨传学的表情已不能用愁苦来表达。他表示,最多存放到五一节后,到时无论什么价都得卖了。因为天气转暖,管理不好大豆会生虫发霉的,那样就更卖不出好价钱了。

  “价格要是再落一点,我真就赔本了。”杨传学嘟囔着,今年每垧地4000元的地租及每亩地300元的管理费用,对每一个豆农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很多人顶不住,都不种大豆了。”

  大豆市场咳嗽之际,豆油市场焉有不感冒之理?今年3月,多家食用油厂家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涨价申请。4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金龙鱼食用油的提价申请。虽然金龙鱼厂家最后声称暂不涨价,国家发改委最后也未批准国内四大食用油生产和经销企业的提价申请,但市场上依然掀起了新一轮的抢购风潮。与此同时,以豆粕为饲料的肉蛋奶禽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为“确保国内植物油供应”,早在去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就对进口大豆实行了为期3个月的关税调整,进口税率由3%下降到1%。到年末,又将关税调整期延长了3个月,直至2008年3月,关税调整期再一次延长到9月30日。

  随之进口量急剧增加。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总计进口大豆778万吨,较上一年同期的572万吨增长了36%。

  今年3月,为平抑油价,从3月10日起,国家定向销售中央储备油25万吨,“暂时缓解了食用油市场的压力”。此外,有关部门还分别向三家大豆油企业发放大豆油亏损补贴。其中,益海集团13万吨,中粮集团11万吨,九三油脂1万吨。

  对于豆农杨传学而言,他只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豆价起伏所带来的喜悦和绝望,但他根本弄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一只惊人的消化大豆的胃

  杨传学只是中国4000万豆农之一,他的喜悦和绝望,写照着这个庞大生产群落的集体心情。

  据悉,这4000万豆农每年的生产能力约计1500万吨。这些大豆,一半直接转化为食物,其余的基本都进入了压榨市场。然而这自产的1500万吨大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豆类市场的需求。

  从1995年起,继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豆主产国的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以每年200余万吨的速度在递增。到200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增加到3082万吨。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大豆进口量将会突破34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大豆的需求量,有2/3需要依赖国际市场中的转基因大豆。

  “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是根据豆粕的需求决定的。如果从油料市场看,这些进口量还远远不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爱民博士分析道。近年来他一直在从事大豆产业的研究。

  据他估算,近年来,中国大豆油的进口,逐年增长量应在40万吨左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共进口成品大豆油282万吨。仅这些成品大豆油就需1500万吨大豆才能压榨而成。

  为弥补国产大豆的不足,早在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的第二年,即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调整了大豆贸易政策。调整后的政策规定,中国对进口大豆实行配额管理。普通关税税率为180%,优惠税率为40%,而配额内税率仅为3%。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