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靠《黄飞鸿》在香港东山再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11:11 中国网

  香港制造

  “以前跟银都拍电影,不过是左派的工作,跟大陆相差还不太远。这次跟右派,外头资本主义市场合作,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是:你赚钱给老板,你就有生存的空间……喜欢你的人不喜欢你的人都要请你去合作。”靠《黄飞鸿》李连杰终于在香港东山再起。

  初到美国,武术冠军李连杰在洛杉矶以开设武馆教拳谋生。

  不久,导演过李小龙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的导演罗维找到了寂寞的李连杰,请他回香港拍电影《龙在天涯》。

  影片讲一个中国武术队员,在美国表演之后留在了美国,后来还加入了黑帮的故事。影片上映后反响很差,李连杰的现代形象也遭到恶评——当时惟一的好处,是让身在美国的李连杰跟香港嘉禾公司牵上了线。

  这也是李连杰第一次以独立个体面对“资本主义香港”。

  徐克当时在美国进修电影,听说李连杰也来了美国,热情洋溢地邀请他出演新戏《黄飞鸿》。

  《黄飞鸿》开拍前,徐克把李连杰叫到了自己家,给他放了段美国国家地理的动物纪录片,狮子捕食羚羊,告诉李连杰一个“深奥”的道理:“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画面美感。”

  “我以前拍电影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但‘黄飞鸿’不是,徐克要求我和对手打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观众在看什么、想什么,这对我后来拍电影帮助特别大。”李连杰回忆说。

  电影里黄飞鸿的招牌动作是“无影脚”。照常理,现实生活中常人的速度是不可能在半空中接连踢出7脚——顶多3脚。可徐克认为,电影是艺术,看电影的时候,踢到第3脚,观众兴奋才起来,第四脚观众开始鼓掌。为了增加噱头,徐克还让黄飞鸿一边踢一边大喊:“无影脚!”

  《黄飞鸿》在香港首映,李连杰特意去电影院里看观众的反应。当踢到第4脚一边大喊“无影脚”时,看电影的观众已经鼓掌叫好了,兴奋得直跺脚——无影脚却让李连杰折断了左脚。

  《黄飞鸿》大获成功,还在美国、韩国、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李连杰靠“假功夫”再度走红,成为香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徐克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李连杰这次在香港终于赚到了钱。但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

  李连杰按照当年跟嘉禾签订的合约:两年拍4部片,如果没有拍够4部,依旧按照600万给——嘉禾只给了300万,就让李连杰续签合约。

  李连杰当时在嘉禾的经纪人罗大卫从来就没有站在李连杰的立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李连杰开始罢拍嘉禾电影。

  李连杰雷厉风行的新经纪人蔡子明出面斡旋、争取利益,看上去也协调好了李连杰和嘉禾的矛盾,就当李连杰感觉自己东山再起的时候,1992年的一个早上,蔡子明在返回公司的路上,被人枪击致死。

  蔡子明被杀是当年香港娱乐界的头等大事,凶杀案后第二天有媒体接到凶手爆料电话,说自己受聘于一位香港的电影监制,以100万港币价格刺杀蔡子明,但事后只得了50万。“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无论刘德华、周润发还是周星驰,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李连杰回忆说,当时香港政府派了9个警察24小时保护正在拍《中南海保镖》的自己。

  没有了蔡子明,嘉禾公司又欺上头来,李连杰无可奈何:“我到了这个地方,常受威逼,娱乐圈真是一个是非之地,我宁愿什么都不要,重返大陆,也许只有在那里才有我真正的家。”

  李连杰“重操旧业”,给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写信求助。

  李连杰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北京,不仅没有黑社会,还允许他自组电影制作公司,他用小时候的名字“正东”命名公司,拍摄了《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方世玉》、《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等五部功夫影片,终于达到了李连杰期待的名利双收。

  就在李连杰春风得意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在内蒙古拍摄电影时,接替蔡子明任他经纪人的姐夫,因车祸意外身亡。

  李连杰的信心荡到低谷:谁都可以掌握李连杰的命运,除了他自己。

  最后在向华强夫人陈岚影响下,李连杰开始信佛。1997年,李连杰在台湾拜师,正式成为佛教弟子,法号“成就金刚”。

  西方制造

  “在好莱坞我们只是一道配菜,没有办法作为主人在这个圈里掌握自己的命运。”李连杰这样总结自己的好莱坞生涯。

  信佛之后,李连杰做的第一个重要决定,是去好莱坞发展。“你要成为世界级明星,就必须进入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工业中心。”利智送给丈夫李连杰一句家庭格言。

  这是李连杰第一次以亚洲巨星的身份在美国发展。

  1998年,《致命武器4》里有个反派角色,喜欢李连杰的沃卓斯基兄弟与袁和平把他推荐给了投资方。

  电话里谈得很愉快,只要李连杰打,片方就出100万美元;等李连杰到了纽约,价格减到75万;等他去试镜时候,价格减到了50万美金,还包括聘请律师等费用。

  妻子利智很气愤,让他马上回香港。此时的李连杰已经没有那么气盛了:“在中国你再牛,去美国还是得从零开始。”

  这次李连杰不仅演配角,还要跟另外5个人争这个配角。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李连杰怕影响妻子睡觉,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坐在马桶上读了一个通宵的剧本。他不懂英文,就先让人用英文念了一遍,再拿录音机录下来,把对白加上汉字注音,戴着耳机把对白背下来。

  第二天,他按约定的时间去了片场,要和他对台词的梅尔·吉普森还没到。等了一个小时,梅尔·吉普森来了,没有歉意的吉普森坐在一块悬挂着“禁止吸烟”的牌子下,跷起二郎腿,手里夹了根粗雪茄,助手在一旁弯腰为他点上火。

  李连杰看在眼里。后来拍《致命罗密欧》的时候,李连杰也让人搬了把椅子,放在悬挂着“禁止吸烟”的牌子下,跷起二郎腿,手里也夹了根粗雪茄,只是没有点着——李连杰其实不会抽烟。

  开始试镜的时候,在一旁的导演理查德·唐纳走过来,通过翻译对他说,“杰,你念书太好了,一字不差,可背出来的没有生命,要通过你的动作展示出来。”说完从他手里抽走了剧本,撕了个粉碎——美国人不管李连杰说些什么,他们只要看他打。

  李连杰对自己的第一部西片并不满意,他认为《致命武器4》自己演的角色“有点辱华”,是西方人理解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形象。但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李连杰又舍不得放弃。

  “我真的就想办法告诉他们,今天的中国人不是这样!但人家又不认识我。”初进好莱坞的李连杰很清楚,作为一个新人,他无法说服任何人。

  《致命武器4》拍了3个月,华纳在试映调查中发现,观众给梅尔·吉普森打了八分,李连杰七分。而李连杰在这部电影里总共三场戏,打了15分钟,一句英文对白。

  当时的美国媒体说:“李连杰技惊四座,一袭黑衣出场更是带几分神秘感,符合西方人对东方的印象。”

  华纳公司马上决定投资《致命罗密欧》,李连杰做主演,角色也变成了正派,但还得打。因为是小成本电影,美国媒体就把他和李小龙、成龙并列。《致命罗密欧》给足李连杰面子,先出中文字幕,再出英文字幕,让前来捧场的李安、杨紫琼等人很是自豪。

  《致命罗密欧》首映就达到票房亚军的成绩,也让李安有了和他合作的想法。

  1999年,李连杰奉子成婚,迎娶谈了十年恋爱的利智。这一年,为了照顾妻子和将出生的孩子,李连杰放弃了李安的《卧虎藏龙》和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

  2000年,李连杰和利智的大女儿出生后,李连杰又接到了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续集的邀请——演一个戴墨镜穿布衣长衫的中国人,也是一个动手不动口的“功夫高手”。

  最后李连杰选择了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龙之吻》。李连杰在片中出演一个中国特工,身手矫健,机智过人,击退十多名打手追杀,剧情大同小异——在对待打星方面,欧美导演出奇地一致。

  这让李连杰很委屈:“从李小龙、成龙到我,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似乎我们只是一介武夫,似乎中国文化除了打以外就没别的。谁是张三丰,谁是黄飞鸿,他们根本没兴趣知道。

  对这些电影,中国观众并不认可,《致命武器4》在香港上映票房是1641万港元,《致命罗密欧》下降到603万港元,《游侠》只有273万港元。因为李连杰在电影里所扮演的形象不够“正面”,这几部片子压根就没在内地上映——当年的“红色儿童”李连杰,不知不觉成了被“禁映”最多的动作明星。

  李连杰觉得美国根本就不需要他,他一般接的片子都是4000万美元的B级片。他甚至连A级电影剧本都没看过。唯一让他安慰的是,“我相信美国社会大部分人都听说过JetLi这个名字”。

  2000年,李连杰终于等来一个冲A剧本,《救世主》的投资达到了7000万美金,这是李连杰好莱坞电影中投资最高的。

  “很可惜,《救世主》票房没有成功,那意味着你就没有机会再拍这个级别的电影了。”

  跨国制造

  “我不再通过电影说教了。”在两个半小时的《霍元甲》版本被投资人和片商要求删减到1小时20分钟上映版本以后,李连杰失望地说。

  2001年,张艺谋给住在旧金山的李连杰写了两封信:“6年前就想跟你合作,但是你脸色太奶油了,没有沧桑,人生经历不够。现在你满脸沧桑,有个剧本很合适你……”张艺谋在电话里让李连杰把《英雄》当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动作片之一”。

  李连杰认为,“通常动作片都有一个模式,比如一个家伙父亲、母亲被杀,然后学习武术,以图复仇,干掉坏蛋。《英雄》突破了这个模式,讲的是战争与和平及如何成为英雄。所以它比以前的武侠片要深刻得多。”

  《英雄》让李连杰感到,能够突破好莱坞给他的限制的机会在中国内地。借《卧虎藏龙》的东风,《英雄》史无前例在美国2000家电影院同时上映,但吸引大部分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动力,还是李连杰的武打和昆汀·塔伦天努的友情推荐。

  让李连杰和张艺谋失望的是,西方人并不接受《英雄》的思想观念,他们看中的是李连杰的武打和张艺谋的画面,干脆对电影进行了删减。

  靠着出口转内销,李连杰成功地把片酬提升到了1500万美元,也成功告别只懂打的欧美世界。

  回到华语世界里,李连杰投资拍摄了电影《霍元甲》,并以此告别武术片,他把这部影片当成自传:“霍元甲年轻时的急功近利,后来的发奋图强,这些我本人都经历过。”

  在《霍元甲》里,李连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表现在了电影里。作为投资人和主演的他让霍元甲由“打”到“不打”,批评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误解和偏见:“西方人很难理解,武术除了打还有什么?学武术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你站在这儿,我要用我的技能打倒你来证明我的强大;另一种是,只要我强大,坐在这里,你不敢轻易打我。”

  《霍元甲》初剪的导演版是两个半小时,因为片商坚持,最后公映的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在《霍元甲》看片会以后,投资商和发行商坚持删减掉的内容恰恰都是李连杰最在意的说教部分。这让李连杰至今为引以为憾,他认为两个半小时的版本“才能把所有我想讲的东西讲完”。

  此外,《霍元甲》之前的《狼犬丹尼》同样未能满足李连杰的心愿。这部由吕克·贝松编剧的电影,在要求他狠打的同时,比好莱坞电影多给了他几分钟情感戏,让他表达自己的思考:“暴力可以让你强大,消灭你的敌人,赚来金钱,但它不能解决问题,还得靠爱和微笑。”观点其实与《霍元甲》相去不远。

  “不打”成了李连杰对抗的主要目标。

  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李连杰的获奖感言听上去很嚣张:“早拍文戏,我早就拿奖了。”

  陈可辛投资3亿元的《投名状》里,李连杰的片酬占了1亿元,陈可辛要讲的是知识分子跟武夫从来不是朋友,也交不了朋友。李连杰出演知识分子庞青云,打还是要打,李连杰在片场拍摄的时候,带着刘德华、金城武跟陈可辛大吵了几架,李连杰不理解知识分子和武夫的关系,陈可辛“用了很紧的剪辑方式,把观众哄到觉得李连杰很有心机”。

  “拍完《霍元甲》以后,电影在我心中的生命就结束了,有没有电影都无所谓。电影对我来说,只是工作而已。”李连杰不断重复自己的主题词。

  “不打”只是一个相对的坐标。

  李连杰和成龙两个打星第一次同时出动,《功夫之王》剧情和打斗简单、粗糙、低龄化,李连杰不但是主演,而且是投资人之一,投资4亿人民币拍摄的《功夫之王》对好莱坞来说并不算大片,最多算个冲A型,公映首周三天就创造票房2090万美元,所有的缺点都被“北美票房冠军”的光环给遮盖住了——华语电影的“评判标准”,从奥斯卡奖悄悄地转移到了北美票房冠军。

  中国人希望给世界展示一个精彩的大聚会

  李连杰答CNN问片段(2007年12月12日)

  CNN:你信仰藏传佛教,这在中国容易吗?

  李连杰:很多西藏的名人都是我的老师,不方便说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我的老师,但是这并不表明我认同他们的政治主张。我觉得内地、台湾、西藏应该是统一的。想象一下,难道世界不应该是一家人吗?好多人问我台湾怎么样,西藏怎么样,我说我不必说什么,去问问联合国吧,有多少国家认为台湾、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李连杰没说什么,因为联合国早就这么说了。

  CNN:你和达赖喇嘛见过面,你对他怎么看?

  李连杰:2000年我见到他。我非常尊敬他,在宗教方面他是师长。后来他手下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达赖喇嘛非常想知道你对2008年奥运会的看法。这是我第一次(对媒体)讲这件事。我说你想一想,中国人这么希望给世界展示一个精彩的大聚会——奥运会,可是你却反对,你不希望给他们机会。如果你真的以慈悲为怀,如果你真是活佛,你知道你该怎么做。 (李邑兰摘译)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