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亲历者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出炉过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1日08:27 新华网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王强华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张龙摄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王强华做客新华网时,展示了1978年元月19日他写给胡福明的信。新华网 张龙 摄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王强华做客新华网时介绍,他是在参加南京地区理论界理论讨论会时认识了胡福明。新华网 张龙 摄 新华网消息 今年的5月11日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30周年的日子,我们请来了该文的责任编辑,《光明日报》原理论版的编辑、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王强华同志。他带着大量珍贵的史料走进了新华网演播室,和我们共同回顾那段历史。 胡福明的“唯生产力论”吸引了我 【主持人】王老,您好!当年您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胡福明的呢? 【王强华】当时胡福明是南京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教哲学的,我当时是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专刊的主编,本来我们是不认识的。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7月在南京召开一个理论讨论会,主题是深入揭批“四人帮”、划清理论是非界线,我在这个会上认识了胡福明。当时他有一个发言,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个所谓的“黑六论”,其中有个“唯生产力论”,认为是修正主义。他说这不是修正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但是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受“两个凡是”的框框限制。有人反对他,说“唯生产力论”就应该批,结果他们就争论起来了。在休会期间我找到他,我说在北京一些著名的理论学家也是这个观点。这样我们就认识了。我觉得这个人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思想也比较解放,敢于突破框框,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就请他给我们报社写篇文章。说真的,当时确实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后来,我们一直通过写信联系。 【主持人】由于通讯比较落后,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编辑和作者之间只能通过信件交流观点。 【王强华】对。我一共给他写了五六封信。 【主持人】这封信的落款是1978年元月19号,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王强华】我在信里写的是:“你好!你寄来的稿子,我回来之前有关部门就处理了,《什么是生产力》一文,他们认为写的简单了一些。我把原稿的第一部分压缩了,突出后面部分,但是觉得长,是不是请你删一些,有些地方文字意思有点重复,是否可以精炼一些。另外,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分寸上请你仔细掌握一下,不要让读者有马列主义过时了的感觉。文章请尽快处理寄来,争取早日刊用。” 当时,关键就是这几句话,因为我感觉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怕批不好。 【主持人】信件中这些意见只是您自己的,还是报社领导的指示? 【王强华】是我直接给他的,就是报社编辑直接跟他之间的一种交流,没有经过哪个领导。 后来3月份又给他一封信,那封信就比较具体了。这是3月13号的一封信(向网友展示):“听说你要来北京开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京,你的文章基本上已定稿,但现在看来联系实际方面的内容较少,原来想等你来京面商,可是老等也没等到你来,只好把小样寄给你,请抓紧补充。你的文章立意是清楚的,但为了使文章更加具有战斗性,可适当增加联系实际部分。由于‘四人帮’多年来只抓住片言只语吓唬人,束缚人们的思想,致使一些同志至今仍不注重实践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从定义出发,离开具体条件硬套某个指示。结果心有余悸,许多工作搞不好,请考虑能否把这样的话加上。” 【主持人】这样一来二去,您和胡福明同志也熟悉了? 【王强华】对,就这么认识了,当时他就是一个普通教师,当时报社还是很少的,他也愿意结交我这个当编辑的朋友。 【主持人】现在你们之间还有联系吗? 【王强华】因为我家在南京,我经常回去,我女儿在南京,差不多一两年回去一次。他有时候请我吃饭,联系还是有的。 实际上这件事情就是一场政治斗争 【主持人】我们大家后来熟悉的标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我们知道这不是作者一开始的题目,这个标题经过了几次变更?中间都有着什么样的原委? 【王强华】一开始约稿,改来改去放到哲学版的大样上,题目是《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后开又改了两次题目,一次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次叫《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标准》。最后大样要给杨西光总编辑看,总编辑看完以后把我叫去了,说这个文章放到《哲学副刊》里就可惜了,要放到第一版的位置。第二个意见说这个文章要做比较大的修改,他就告诉我应该怎么修改。我听了以后觉得按照总编辑的说法改动相当大,作者也不在北京,怎么改? 也很巧,正好4月13号,胡福明到北京开会,我就把他接来了,后来在《光明日报》社,由杨西光主持,孙长江、胡福明、我,还有一个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临时召开了一个小会,当时没有会议记录,是很遗憾的事情。但好在我是当过记者的,随身带了一个本本,开始我也没想记,后来讲得最精彩的话随手就记下来了。我记得杨西光说:“这个文章很好,我们准备用,但要改。”杨西光让孙长江和胡福明说说这个文章该怎么改?孙长江认为应该从路线问题切入写,胡福明认为应该从理论问题切入写,他们角度是不一样的,后来孙长江说也可以从路线和理论结合起来一块写,后来就没有讨论这个事了。最后杨西光要求:“路线和理论一块写,要全面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两个凡是’”。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两个凡是”,就记下来了,后来想想,其实这个会是很重要的一个会。 我们把第8次改稿拿给杨西光看,又经改后的文章我们发现虽然没有“凡是”了,但是加了一个“所有”,这里面要批“两个凡是”的用意已经很明确了。 【主持人】这篇文章经过很多次修改,有没有意识到一点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意义?或者跟其他文章不寻常的地方? 【王强华】这是杨西光秘书写的一篇文章:曾经有人提醒,发表文章要冒很大风险。杨西光说,我已经老了,“文革”那么大的险滩都闯过来了,还怕什么呢?文章发表前,他在一次报社负责人会上宣布要发表这篇文章。“这是一场事关中国命运的、尖锐的政治斗争,如果结果好那不用说,如果因此我们受到误解,甚至受到组织处理,由我承担责任,但我们也要相信,历史最终会公正的作出结论。”我听过他爱人也讲过这个话,说明他已经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了。 【主持人】您认识到这篇文章的风险了吗? 【王强华】实事求是讲,我那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编辑,并没有想很多,只是觉得文章比较尖锐,怕说反对马克思主义。当时我只认识到这个程度,还没有想到坐牢什么的,但想到可能不让我再做这个工作了。 当时,我有个观点,“两个凡是”说白了就是不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等于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当时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希望邓小平赶快出来工作,看到文章“两个凡是”的提法,很多人认为是不让邓小平出来工作的信号。实际上这个事情就是一场政治斗争。 【主持人】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各界怎样的反响? 【王强华】发表以后我们都不敢说话了,感觉周围空气都很沉闷,那时候也很害怕,有些人给我们扣的“帽子”很大的,又是“砍旗”,又是“反动”等,直到6月2日邓小平讲话以后情况才逐渐好转。
【发表评论 】
|